也因為生意越來越好,擇菜洗菜的工作就繁忙了許多。
而劉淑慧主要是幫著劉荷花收銀招待客人,干脆的,顧依依又另外請了兩個打雜的。
專門負(fù)責(zé)洗菜收盤子,都是附近的老大爺老大娘。
在家里帶孩子,現(xiàn)在孩子上學(xué)了,閑下來了就想著要出去做事了。
老大爺老大娘的工資當(dāng)然比不過店里的四個人,但是也不低了,而且每個月都還會有獎金。
他們也都是非常高興的,包三餐不包住宿,更加的沒有問題。
他們本來都是住在附近的,剛好也想著晚上回家還能幫家里做點(diǎn)事。
因為店里的生意好,加上獎金之后每個月的收入甚至比附近工廠里的正式工都還要高。
別說是老板要求每天都是微笑服務(wù),對待客人應(yīng)該是笑容滿面的。
就算老板不說,他們也會是天天笑瞇瞇的。
為什么?
能賺這么多錢,還是每個月都有,有什么理由好不高興的?
就像是劉淑慧,剛回城的那幾個月,生活真的是十分艱難。
主要是,整個人心里都是絕望的。
想當(dāng)初,她和丈夫是為了能夠在一起才想辦法分別調(diào)回城的,他們當(dāng)初都被下派了而且是分割好遠(yuǎn)的兩個不同的地方。
每年也就過年回家探親的時候能夠匆匆見一面,所以哪怕兩個人結(jié)婚快十年了也只有一個六歲的兒子和一個四歲的女兒。
這次回來之后,公婆收留了他們可是家里也沒有多余的房間,只能在公婆的房里拆了一塊門板打地鋪。
晚上公婆睡在|床|上他們四個人睡在地上,擠不說,公公那打呼的聲音讓她和孩子們都是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覺。
除這之外,還要受嫂子的白眼,他們也都只能忍受。
總比以前,夫妻兩個分隔兩地孩子都丟給公婆一年只能見一次要強(qiáng)一些吧?
這些都還可以忍受,最讓人絕望的,是找不到工作。
每次碰到招工的信息,他們都會努力去嘗試,每次都是碰壁。
他們本身也只念到初中還沒畢業(yè),而家里也都只是普通工人沒有一點(diǎn)門路,那些招工的單位根本就都不理會他們。
夏天打地鋪還好,冬天,哪怕是s市不像北方那么冷也是夠嗆的。
再加上找工作一直不順利,可以說,真的是年關(guān)一家四口差點(diǎn)沒能挨過那個冬天。
本來就是各種不順心,再加上嫂子已經(jīng)不止是白眼直接開罵了。
毫不夸張的說,劉淑慧一家四口抱著一起死的決心都有了。
是顧依依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荷花大姐介紹她到這里來工作之后。
劉淑慧十分的開心,哪怕只是到小店打雜又如何?
每個月可以發(fā)錢啊,有了錢兒女就能養(yǎng)得活,說不定還可以出去租個房子什么的。
哪怕只是租個單間,也比之前的住宿條件好多了。
回城的知青多了以后,許多原住民也把自己空余的房間收拾出來租給別人住,一個月哪怕一兩塊也可以貼補(bǔ)一下家用。
而對那些知青來說,只要有個住的地方,哪怕很小也是窩啊。
知道了她家里的困難,才工作半個月老板就提前讓她支取了那半個月的工資,劉淑慧心里那個激動啊。
老板明說了,那是預(yù)支的工資,以后每個月15號發(fā)放上個月的薪水。
當(dāng)即劉淑慧拿出20塊錢回家給婆婆,算是他們一家四口的生活費(fèi)加上住宿費(fèi),一下子她嫂子的了臉色都好多了。
沒有再指桑罵槐的,說他們都是吃白飯拖后腿的。
雖然工作很忙很累,可以說每天晚上回去倒頭就睡。
可是有工錢,每天還能拿一些好吃的菜回去,全家人都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