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嫁到劉府她其實不情愿,可是女子的姻緣向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膽子小性子也軟,父親讓她做什么她也不敢反抗。
進(jìn)劉府許多年才生下兒子,遭受婆婆輕視白眼,冷嘲熱諷,心中有委屈也不敢言。青兒出生了她也卸下傳宗接代的重?fù)?dān),百般呵護(hù)這珍貴獨子,公婆更是寵溺,從小養(yǎng)在他們房中。可溺愛的多了,就養(yǎng)成不務(wù)正業(yè)、不思進(jìn)取的脾性,等到反應(yīng)過來想親自教養(yǎng)的時候,已經(jīng)來不及了。且老爺對兒子不大上心,整日忙于拉幫結(jié)派,圍著陸大人、王國舅轉(zhuǎn)。
青兒到了說親的年紀(jì),她有意想與徐太傅家、辛家、薄家為首的世家交好,這些士族家風(fēng)嚴(yán)謹(jǐn),夫人們都是名門出身,通情達(dá)理之人,做成兒女親家是福分。以青兒的資質(zhì)劉家的地位,萬不敢求取他們家的嫡女,就是庶出的姑娘也是莫大的榮光。
陸太后一直有意想讓徐家嫡女做涇王正妃,以此拉攏徐家,可徐家的態(tài)度不溫不火,多年也沒個準(zhǔn)話。涇王更是見不著人,在外多年身下有了長子,徐家以此婉拒這門親事。
對太后都如此,對他們可想而知,禮數(shù)周全但疏離冷淡。她知曉他們瞧不上劉府,背地里都對當(dāng)年之事頗有微詞。這些年,每每宮宴,婆婆都千方百計想進(jìn)她們的圈子,只是難以融入。回來便大發(fā)雷霆,說不識抬舉云云,難聽的字眼張口就來,她總是沉默不言,最后少不了被罵上一兩句泄恨。
人要有自知之明,還要有良心。
都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所以她怕,太懼怕了。胥門之變死了太多人,牢獄中動用過私刑,每日都有抬不完的尸首。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幾家女眷僥幸從牢中出來,遷到城郊村落,又染了惡疾,竟無一人生還。江家是因西北邊境遭敵軍進(jìn)犯,才僥幸躲過一劫。坊間百姓都瞧出的蹊蹺,她在劉府又怎會不知。
只是她不懂,是為了什么,以至于趕盡殺絕,做的那樣絕!
她一個婦道人家不懂那么多朝堂政局之事,但確是能感覺出事情的不簡單。
遇刺、劫囚、一身血衣朝堂請旨這些不必她打聽,房中丫鬟都在議論。那時她就震驚不已,比兒子都年少的小姑娘一下要經(jīng)歷這么多危難,心中不忍又良心難安,怕有朝一日終將清算這筆賬。此后,她常常到廟里求神拜佛以求寬恕。
終究沒有躲過,這一日還是來了。公主少時便有那份劫獄、請旨的魄力和膽量,自然更有與他們對立的勇氣。
前段時日,小叔劉詠的案子,聽老爺說是長樂公主舉報的。她聽后與憤恨、罵罵咧咧的劉家人態(tài)度不同,那一刻起她便開始惶恐擔(dān)憂。
長樂公主與陸大人幾個月前在長安起了沖突,可是一點顏面都沒給,罰陸家仆從跪了兩個時辰。跪多久,謠言做不得數(shù),但總歸是起了爭執(zhí),陸家被罰了一頓,落了下風(fēng)。陸大人什么身份背景?那是太后一母同胞的親哥哥,正經(jīng)的皇親國戚。而他劉家,遠(yuǎn)不能相比的。
他家夫君與陸國舅、外戚王氏,昔日上封刑部尚書廖大人都走得頗近,還曾參與胥門之變的犯人看押審問,在西市刑場上做過監(jiān)斬官
這些,都將成為公主與劉家為敵的原由。
一聽說青兒出事,她險些暈了過去,怎會與命案牽扯上!她的兒子不可能做下那樣可怕的事,定有什么誤會!老爺未回,她心里無底,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案件進(jìn)度都不知曉。誰主審?老爺可去打點了,記得說過與此地刺史頗相熟的,那刺史可給周旋了?
命小廝前去打聽,回來說在縣府衙公堂上審理,主審竟然是大理寺的人!還有御史臺的官員做旁聽,而長樂公主出現(xiàn)在公堂之上,一番別有深意的提問令她聽后難安。
帶回來的消息讓她的心一次次往下沉,不單單是命案,萬州刺史與一眾官員遭罷免問罪。老爺一夜未歸,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