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做通了副指導員的思想工作,接下來就好辦多了。
經過兩天的準備后,舒爾卡就開始了針對教導團的第一節課……由于時間緊迫,在舒爾卡訓練教導團時游擊隊就已經按小隊分組展開了訓練。
訓練科目主要有狙擊、爆破、地雷、偵察等。
這其中主要是爆破,也就是學習各種炸藥的相關知識……這很容易理解,他們往后的任務主要就是炸鐵路、橋梁、倉庫等。
這看起來似乎很簡單,綁上炸藥然后將其引爆就可以了。
但其實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炸鐵路也許不難,但是橋梁、倉庫或是重要的建筑……如果不知道相關的知識或是不知道基本的爆破知識,很可能會沒有炸到重點而造成破壞力不足。
這方面的訓練倒不是大問題,瓦連卡少校安排幾十個經驗豐富的工兵下去……這些工兵都是爆破方面的專家,各種炸藥、地雷之類都玩得很溜,教這些游擊隊員就綽綽有余。
舒爾卡要做的,就是把教官的思想給擺正了,然后再通過這些教官去把游擊隊員的思想扭過來。
“同志們!”舒爾卡走進教導團所在的會議室就開始了第一堂課,副指導員及加夫里洛夫少校等人也在旁聽,他們需要知道訓練的過程和方向。
“我知道你們作戰勇敢!”舒爾卡說“這是你們來到這里的原因之一,我們甚至有可能在戰場上一起戰斗過!”
舒爾卡說的沒錯,機械化第9軍從基輔突圍的時候其中有些官兵就負責打開缺口。
臺下的官兵們臉上或多或少的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對于士兵來說最好的馬屁就是“榮譽”。
然而舒爾卡卻話鋒一轉“但是,我需要你們把之前的作戰方式忘掉,所有的,包括往后你們訓練自己的小隊也是一樣!”
官兵們臉上一陣錯愕,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問了聲“為什么,少尉同志?”
“你們一定聽說過德國人的‘勃蘭芬堡’部隊了!”舒爾卡反問。
“是的,當然!”
“我們要組建的就是類似這樣的一支部隊!”舒爾卡說。
“可我們不會德語!”一名軍官疑惑的問道“德國人學會了俄語和我們的習慣才能混進來……”
“我們不需要學會德語!”舒爾卡說“同志們,我們是被侵略國家,德國人在我們的土地上作戰!當然,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但我們卻有一個優勢,我們可以混在百姓中執行任務!”
教導團成員們聽到這里不由紛紛點頭,他們大慨知道這是怎樣的一支部隊了。
加夫里洛夫少校聽著這些話時就不由暗暗點頭。
舒爾卡這是在“因材施教”,他對副指導員說的話與對教導團說的話乃至舉的例子都是不一樣的。
對副指導員這樣的政工人員……要知道他們平時也沒少做安插眼線之類的事,所以對間諜、特工就頗有了解,用他們舉例副指導員就感同深受。
其實,舒爾卡原本還想用政工人員“打小報告”來舉例你們的眼線能不藏著揶著,光明正大的站出來“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嗎?
不過舒爾卡當然不能這么說。
用間諜、特工就很好的繞過了這個尷尬點,而且副指導員也能理解。
而對會議室里的這些從軍隊里篩選出來的教導團成員,如果跟他們說“間諜、特工”,他們雖然也知道,但卻基本沒慨念。
但只要一說起德國人的“勃蘭芬堡”部隊……這可是他們深惡痛絕的,尤其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德軍“勃蘭芬堡”部隊總是先一步滲透進蘇軍隊伍中,然后獲取情報、搶占橋梁、倉庫、交通要道、襲擊敵人指揮部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