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知道這話的意思。
也就是說,不管任何時候,就算斯大林格勒被德軍占領了,他們這些人也要回去。
這讓舒爾卡有種“生是斯大林格勒的人,死是斯大林格勒的鬼”的想法。
不過舒爾卡對赫魯曉夫這話有些懷疑……這話更多的是表明一種態度,到最后關頭,像赫魯曉夫這種身居高位的“政治委員”是不可能也沒必要留在斯大林格勒與其共存亡。
然后,赫魯曉夫就給舒爾卡遞上了一疊文件,說“這次會議你需要說服的是他!”
舒爾卡接過一看,是一名將軍的資料,第一頁還有照片。
仔細一看不由嚇了一跳,這資料分明是蘇聯第一個空軍元帥諾維科夫的,不過他此時還是上將。
“我想你應該知道為什么會是他!”赫魯曉夫說。
“是,政治委員同志!”舒爾卡在搖搖晃晃的車廂里一邊借著黃昏隱約的光線翻著文件一邊回答“是因為諾維科夫同志不同意我們的計劃?”
“是的!”赫魯曉夫說“他認為這個作戰計劃太冒險了,而且將會損失大量的飛機和飛行員,而我們的飛行員又無法得到補充!”
這是蘇聯空軍的問題之一,飛行員訓練不足沒有成長空間。
一般情況下,飛行員的訓練時長應該是幾年……日軍飛行員經過三年的訓練也只堪堪達到進入神風敢死隊駕駛飛機撞向美軍軍艦的程度。
而蘇軍飛行員的平均訓練時長只有十個月,也就是一年還不到,有些甚至是以前開噴灑農藥機或是民用機飛行員,稍加訓練飛幾小時讓他們熟悉一下武器裝備就派上戰場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空軍和步兵不一樣,步兵還有可能利用人數優勢“亂拳打死老師傅”,空軍玩的基本是技術了,純粹數量的優勢幾乎不起作用。
所以必須先熟練掌握飛機的駕駛,然后一步步學習空戰戰術做各種動作,否則飛在天上連自己的生命都保證不了就更談不上與敵機纏斗并將其擊落了,那純粹就是將菜鳥飛行員和飛機送到敵人面前給戰績。
所以,客觀的說諾維科夫這種相對保守的想法是對的。
現在就大規模反攻,其結果就是大批飛行員還沒成長起來就飛到空中送人頭,于是前功盡棄。
反之,如果讓飛行員“韜光養晦”,在戰場緊張的壓力下訓練一年半載的,菜鳥飛行員一個個都成長為空中精英,到時再面反攻情況就完不一樣了。
(注蘇聯空軍直到1943年4月才在庫班空戰中與德軍爭奪戰略制空權)
“我想,您肯定告訴過他關于我們在戰術上擁有主動權的事!”舒爾卡說。
“是的,當然!”赫魯曉夫回答“他同意你的說法,但他還是認為我們無法取得勝利,那是個既頑固又愚蠢的家伙,他完沒有意識到即便空軍遭受損失,我們也很可能最終獲得這場戰役的勝利,而他永遠也不知道這場戰役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
舒爾卡沒有說話,事實上他心里清楚,諾維科夫可不傻,不僅不傻反而還很精明,他很可能已經猜到了在這場戰役中空軍可能會被當作犧牲對像,所以才毫不猶豫的拒絕。
隨即,舒爾卡就有些不解的望向赫魯曉夫……他記得赫魯曉夫曾說過,空軍就算不樂意也必須做出犧牲,現在卻并非如此。
赫魯曉夫似乎看明白了舒爾卡眼神中意思,于是略帶尷尬的說道“雖然,我可以選擇報告斯大林同志然后命令空軍按照計劃執行,但我認為最好不要這么做,因為諾維科夫同志是空戰方面的專家!”
“是,政治委員同志!”舒爾卡回答。
雖然舒爾卡知道這很可能是個借口,因為舒爾卡相信赫魯曉夫可能早就向斯大林報告過了,但諾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