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蘇聯空軍也有與德軍類似的問題,也就是強擊機與殲擊機搶發動機的問題。
但與德軍將落后的發動機留給殲擊機不同的是,蘇軍卻是寧愿將先進的發動機留給強擊機,甚至不惜為此把使用同款發動機的殲擊機給廢了……與“伊爾2”強擊機使用同款發動機的殲擊機就是“米格3”殲擊機。
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伊爾2”與“米格3”只能選擇其一,蘇軍是堅定的選擇了“伊爾2”。
這種做法應該說是明智的,因為蘇軍還有另一款優秀的殲擊機“雅克1”,同時更先進的“雅克3”也已經定型。
所以對蘇軍來說保留有各種缺陷的“米格3”就沒有很大的必要,干脆將其停產把所有的發動機都留給“伊爾2”。
于是,一方速度慢、笨拙、且攜帶對地裝備沒有空戰能力。另一方速度更快、更靈活,還有相當的空戰能力……
不用說,0架“伊爾2”對60架“亨舍爾”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一架又一架“亨舍爾”冒著黑煙帶著火光從空中翻滾著栽向地面。
這也是威廉上校急著去救援“亨舍爾”的原因,他所謂的“取消保護b機群”的命令不過是讓部下放手作戰,但并不代表他不需要顧及b機群。
威廉上校希望自己帶著僚機兩架殲擊機打入敵人強擊機群,以殲擊機對敵強擊機的絕對優勢打亂敵人強擊機群的陣腳,這樣就可以使b機群有喘息的機會。
這種想法或許是對的。
因為蘇軍“伊爾2”強擊機雖然保留了一部份空戰能力,但面對由威廉上校這樣有豐富戰斗經驗的老飛行員駕駛的bf109卻還是力有未逮。
很快,威廉上校就自下而上的鎖定了一架“伊爾2”,隨著一陣“噠噠噠”的機槍聲,密集的子彈從威廉上校的座駕中朝目標傾瀉而去。
一部份打偏一部份命中。
但威廉上校在越過敵機時往后觀察了一下,發現被命中的敵機像沒事一樣繼續做著翻滾動作追擊著“亨舍爾”。
“去他媽的!”威廉上校罵了聲,然后很快就明白過來……“伊爾2”是強擊機,對地攻擊的強擊機為了應對來自地面的機槍火力,所以在下方都有加厚裝甲,尤其是發動機、油箱和座艙部份,所以自下往上攻擊他們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事實也的確如此,“伊爾2”強擊機在蘇軍中有“飛行坦克”著稱……之所以被稱為“飛行坦克”是因為它的裝甲防護甚至達到輕型坦克級的,不僅是發動機、油箱,還有冷卻器彈藥艙都有7毫米厚度的防護,飛行員座艙甚至達到127毫米。
這使“伊爾2”參戰后往往是遍體鱗傷卻依舊能安返回機場。
“攻擊目標尾部!”威廉上校對僚機下令“或者自上往下攻擊!”
“是!”
僚機很有默契的跟隨威廉上校將機頭拔高接著向下方的敵方機群俯沖下去……速度快就有這好處,可以隨意調整自己的方位和角度占據有利位置,而速度慢的一方卻是不管怎么躲局始終都逃不脫對方的五指山。
威廉上校咬住了一架“伊爾2”強擊機的尾部,但威廉上校卻沒有射擊。
原因是這架“伊爾2”在不斷的做蛇形機動試圖擺脫威廉上校的鎖定。
由于彈藥所剩不多,威廉上校也不敢打出彈雨碰運氣,他希望靠近點把握更大點再射擊……目標不過是架最高時速只有四百多的強擊機,怎么可能從他這架擁有六百多時速的bf109的追蹤下逃脫。
更何況,威廉上校對自己的技術很有自信。
近了,更近了……然而,這時威廉上校突然在雨幕中看到目標后艙上一個會讓所有士兵都感到危險的東西一根長長的槍管,而且還是對準了自己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