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為何如此縱容嚴嵩呢?
這點著實令人難以理解,歷史上嚴嵩掌權的時候也不是沒被彈劾過,嚴嵩在買官賣官嘉靖也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嘉靖就是一味的縱容,毫無原則的縱容!
嘉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有一段話,據說是嘉靖親口說的,大致如下。
古人稱某江為江,某河為河。
某江水清,某河水濁,某江在流,某河也在流。
古人云:圣人出,某河清,可某河什么時候清過?
某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某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
某河一旦泛濫,便需治理,反之,某江一旦泛濫,朕同樣也要治理。
嘉靖這意思是用某江比喻朝中的清流,用某河比喻朝中的貪官污吏,他的想法,著實有點奇葩,清流與貪官污吏“灌溉”的對象豈能一樣!
清流再如何不堪,起碼他們爭權是為國為民,至少,表面上他們都是這么說的,做事的時候,再怎么裝,也得往這個方向靠。
而貪官污吏爭權是為了什么,他們純粹就是為了滿足個人私利,為了貪錢!
他們幾時曾把貪污所得用在國家大事上,他們幾時又曾把貪污所得用在老百姓身上,他們貪贓枉法都是為了自己好不好!
清流有時候雖然無用,他們起碼厲行節儉,不會去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好歹還能留口飯吃。
貪官污吏卻是越厲害越不得了,他們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干凈了,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
就好比嚴嵩,他貪的銀子那是數都數不清,嚴世蕃、趙文華、鄢懋卿、袁應樞等,每個人少說都給他貪了上百萬兩銀子,他貪腐所得恐怕千萬兩都不止,但是,朝廷沒錢打仗了,他掏銀子了嗎?
當時所需的軍費也就一百多萬兩,他隨便找個借口便能“湊”出來,但是,他寧可改稻為桑,把江浙老百姓耐以生存的耕地全部侵占了,讓江浙老百姓全部沒飯吃,也不掏一兩銀子!
所以,把清流和貪官污吏用某江和某河做比喻就是個偽命題,某江和某河的水只是看上去渾濁度不一樣而已,他們的功能還是一樣的,都可以灌溉兩岸良田,而清流和貪官污吏的“功能”壓根就不一樣。
清流的宗旨是厲行節儉,為黎民百姓謀福祉,貪官污吏的宗旨是使勁撈錢,自己享受榮華富貴,兩者豈能混為一談?
嘉靖是腦子里面裝了一條江,一條河,嚴重進水了,才會想出如此荒唐的比喻來!
其實,嘉靖就是在狡辯,為自己荒唐的行為狡辯,他之所以對嚴嵩如此縱容,有一個原因恐怕才是最主要的。
因為嚴嵩全力支持他修煉長生之道!
滿朝文武就沒幾個支持他修煉的,唯有嚴嵩,不但支持他,還不斷的“耗費心力”給他寫青詞,助他修煉,這樣的支持,恐怕才是嚴嵩長期得寵的根本原因。
試問嘉靖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帝,主要是在干什么?
他主要是在修煉長生之道好不好,而不是在治國!
修煉長生之道在他心里遠比治國還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滿朝文武拼命彈劾嚴嵩都沒事,方士藍道行隨便扶乩了幾次,以上天的口吻說了嚴嵩幾次壞話,嚴嵩便栽了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說,嚴嵩再怎么貪腐,嘉靖都不是很在意,只要嚴嵩能全力支持他修煉就行,但是,一旦扶乩顯示“上天旨意”,說嚴嵩不是個好東西,那么,嚴嵩就完蛋了!
楊聰著實沒想到,他忙活了將近兩個月,準備了一箱供詞,把嚴嵩帶頭貪腐之禍點得那么明白,嘉靖竟然還沒有收拾嚴嵩。
嘉靖甚至連收拾袁應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