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被幾個農戶子弟發明的明朝版汽車又或者說手扶拖拉機一刺激,終于意識到,他自己才是這時代最大的“發明家”,他腦海里可是裝著無數夸時代的東西,不“發明”點出來,著實可惜了。
那么,到底發明點什么好呢?
首先,這東西肯定要有用,而且越有用越好。
他能“發明”的東西簡直不勝枚舉,可以說,連他自己都數不清,如果沒什么用,那發明出來干嘛呢,自娛自樂嗎,他還沒那么閑呢。
比如說小孩子的玩具,他要是愿意的話,別說是幾種,就是幾十種甚至幾百種都能“發明”出來。
但是,發明出來又有多大意義呢,至少,對現在的大明來說沒什么意義。
他的時間寶貴著呢,可不能浪費在這些沒有什么意義的事情上面。
然后,這東西一定要簡單,而且越簡單越好,要是太復雜的東西,要花個幾年甚至十幾年,那就更沒意義了。
他可不像嘉靖一樣,幻想著自己能長生,人這一輩子也就幾十年,時間有限的很,怎么把這時間利用起來,“發明創造”更多實用的東西才是正經。
比如說,后世常見的電腦手機,那東西好嗎?
這個問題不用問,那絕對是好到不行了,關鍵那東西也太復雜了,就連楊聰都不是很懂。
如果想要發明出來,這過程就漫長到無法想象了。
這會兒連電都沒有呢,從發明電,再到發明發電機,再到發明電子元器件,再到發明各種芯片,再到發明軟件。
這個過程,漫長到令人絕望,沒個幾十上百年,根本就不用去想。
楊聰自然不會去考慮這些遙不可及的東西,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那種又簡單又實用的東西。
一開始,他還想著要利用蒸汽機做文章,發明一些有用的機械出來。
但是,他想了很久之后,無奈的發現,貌似他知道的,簡單實用機械,他都發明的差不多了,其他機械,他還沒有那些匠戶子弟懂呢,別人琢磨起來可比他琢磨要省事。
這蒸汽機械是沒得想了,那么,到底還有什么簡單實用的東西呢?
他絞盡腦汁想了半天,終于想到一個東西,這東西在后世用途其實并不廣泛,但是,在這時候卻相當的實用,用途大到簡直無法想象。
這東西就是望遠鏡!
望遠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戰場指揮官必備的裝備之一,但是,在衛星出現之后貌似就被逐漸淘汰了。
望遠鏡這東西,在衛星出現之前,那可是戰場上必備的神器
當然,這個神器是在你有敵人沒有的前提想。
如果大家都有,那就不是神器了,而是常規裝備。
這時候世界上還沒有望遠鏡這東西呢,如果能做出來,那絕對是戰場上的神器,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敵人還摸不清你虛實的時候你就已經把敵人看了個一清二楚,這仗打起來,想輸都難啊。
這會兒玻璃都有了,望遠鏡難道還做不出來嗎?
望遠鏡說白了就是將兩片凹凸鏡重疊在一起而已,至于怎么疊,用凹鏡還是凸鏡疊,這些都不是問題,反正做出來試試就知道了,最關鍵之處就在于這凹凸鏡加工出來表面必須光滑,要是毛毛糙糙的,根本就看不清,那就沒什么用了。
這年頭能把凹凸鏡加工的更鏡面一樣光滑嗎?
這個問題貌似不是什么問題,因為這會兒很多金器銀器玉器,表面都相當的光滑,甚至銅鏡,那都光滑的能照出人影來了。
也就是說,這時代的匠戶有自己獨有的方法,能讓加工出來的東西表面光滑如鏡,這點不用懷疑,就是不知道這種人好不好找而已。
楊聰一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