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并非什么膽小怕事的人,他連如日中天的大貪官嚴嵩都敢斗一斗,怎么可能膽小怕事呢,他只是性格沉穩(wěn)而已。
他的性格那是相當?shù)某练€(wěn),歷史上,隆慶朝,他是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是內(nèi)閣次輔,張居正肯定也跟他提過推行新政的問題,畢竟張居正不可能突然之間心血來潮,隆慶朝剛一過便推行一條鞭法。
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的想法肯定早就有了,但是,在隆慶朝,在徐階任內(nèi)閣首輔的時候,這一條鞭法就是沒有推行。
這就證明,徐階肯定是不贊同推行一條鞭法的。
那么,他為什么不贊同呢?
徐階這會兒都被張邦奇給拱出來了,躲是不可能躲了,他只能無奈的拱手道“皇上,微臣以為,這一條鞭法雖好,卻有點不合時宜,現(xiàn)今嚴黨方除,西北和東南才剛剛安定,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朝堂上下正當勠力同心,一起為國為民而努力。而張大人提出的一條鞭法肯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反對的人多了,張大人肯定又會反擊,這樣我們又回到內(nèi)耗的老路上去了,大明何時能夠中興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徐階這是在委婉的提醒永慶,不要回到嘉靖朝的老路上去了。
要知道,嘉靖一朝這么多年,大明可沒辦成什么事,大部分時間,朝臣都在忙著內(nèi)斗呢。
永慶聞言,眉頭不由一皺。
這朝臣內(nèi)斗,著實恐怖!
他年紀雖然不大,對于大明朝堂的內(nèi)斗卻是深有體會,因為從他記事開始,大明朝堂的內(nèi)斗一直就沒停過。
一會兒嚴嵩一黨和陽明一脈斗,一會兒仇鸞和曾銑都,一會兒嚴嵩和夏言斗,一會兒楊聰和嚴嵩斗,等等等等,大明朝堂一直都在內(nèi)斗的漩渦中苦苦掙扎,直到先皇駕崩,楊聰斗倒了嚴嵩,這一切才結(jié)束。
很多時候,人都會對小時候遭遇的事情記憶猶新,特別是壞事,很多人都會因為小時候遭遇到的一些壞事而形成心理陰影,從而對于類似的事情十分排斥甚至是懼怕。
這會兒永慶心理就有陰影,他對于朝臣內(nèi)斗簡直深惡痛絕,如果朝臣再如同嘉靖朝一般斗下去,他都不知道怎么當面對,又怎么去解決。
徐階這話等于直接觸動了他心理的陰影,他不禁有點猶豫了,這一條鞭法到底要不要推行呢?
或許,這就是歷史上隆慶朝沒有推行一條鞭法的根本原因,因為隆慶皇帝也就是現(xiàn)在的永慶皇帝心理有陰影,他懼怕朝臣內(nèi)斗。
這皇上如果不同意,推行一條鞭法的事可就黃了。
張居正見狀,不由焦急的道“徐大人,反對一條鞭法之人必定是貪贓枉法之徒,我們又何必在意那些人呢,大不了我們殺雞儆猴,誰敢跳出來反對,我們就收拾誰,收拾的人不要太多,他們便會怕了,只要他們一怕,不就沒人敢反對了嗎?”
你這個愣頭青,誰說反對一條鞭法之人就是貪贓枉法之徒了,人都有私心好不好,本來大家日子都過的好好的,誰愿意多交田賦,誰又愿意拿錢出來請人干活,官宦世家的開銷也很大好不好,你這么一搞,很多官宦世家都沒法維持下去了,人家不反對你才怪。
當然,這些話他是不會當著永慶的面說出來的,他只是看了看張居正,又看了看楊聰,那眼神好像在說“楊大人,你就是這么教學生的嗎?這小子一點人情世故都不懂,怎么在官場上混?”
楊聰見狀,微微笑道“徐大人說的的確有道理,推行一條鞭法,肯定會有人反對,而且,反對的人還不會少。不過,我們大家心里都清楚,反對的人肯定是為私而不是為公。這點,我認為,我們不能縱容,如果大家都認為損公肥私理所當然,那我們大明朝就危險了,長此以往,朝廷怎么維持下去呢?要知道,這天下的良田就這么多,而損公肥私的行為如果我們不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