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效仿,這樣一來,朝廷豈不是越來越窮?”
這話貌似也有道理,這會兒大家都知道田賦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免除的,甚至種地的活都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役使老百姓去干,一文錢都不用花!
這等好事,大家還不是想著法子去效仿啊,而效仿的人越多,朝廷的賦稅損失就越多,這樣一來,朝廷不就是越來越窮!
這個已經通過歷史證明了,從萬歷十一年開始,張居正推行的新政被廢除之后,大明朝廷的確是越來越窮,到了天啟朝和崇禎朝,朝廷甚至連邊軍的糧餉都發不出來了,可以說,歷史上,大明之所以滅亡,朝廷沒錢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緊接著,楊聰便嚴肅的道“說句不好聽的,朝廷如果窮道一定的程度那也是會亡國的!你們想想啊,朝廷如果連邊軍的糧餉都發不出來了,邊軍會不會造反?如果地方遭遇大面積的旱災又或者水災,朝廷沒有錢去賑災,老百姓會不會造反?這并非危言聳聽,如果我們縱容朝堂官員和那些所謂的官宦世家損公肥私,總有一天,朝廷會窮到連邊軍的糧餉都發不出來,到那時候,怎么辦?”
這個問題的確相當的嚴重,徐階聞言都愣住了,他可不是那種“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渾人,他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他也想大明朝能繁榮昌盛下去。
永慶聞言,那更是嚇的眼珠子都快鼓出來了。
亡國!
哪個皇帝想啊?
他連忙問道“恩師,那我們如何是好啊?”
楊聰把臉一正,堅定的道“太岳推行一條鞭法正是一個好機會,一個革除惡習的好機會,重新丈量土地,讓那些地主豪紳和官宦世家把侵吞朝廷的稅賦全吐出來,這樣做的確會有很多人反對,但是,他們也就能反對一下而已,還不至于造反,我們只要著力懲治幾個真正的貪贓枉法之徒,這股歪風邪氣便會被壓下去,到時候,朝廷的稅賦收入必定越來越多,大明也必定越來越強盛。忍得一時之痛,免去百日之憂,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他這話一出,永慶頓時忍不住擊掌贊嘆道“對,就這么辦!”
徐階不吭氣了,他只是不想引起朝堂內斗而已,如果不斗上這一回大明便有亡國之禍,又另說了,內斗和亡國孰輕孰重他還是分的清的。
張邦奇和毛伯溫就更沒話說了,他們本就是中立派,當然是誰有道理便聽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