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仆人伺候,端是母慈子孝,一片和諧之氣。
“母親嘗嘗這個。”公孫珣從水甕里挑出來一個紅紅的小果子遞了過去。
“太酸!”公孫大娘一口下去,眼淚都出來了。“這年頭的蘋果怎么都這個味的?不知道得花多少年才能選出后來那種大蘋果……不行,趕緊給我個梨緩緩!”
公孫珣立即取出一個大白梨遞了上去。
“別的不說,山西這地方的棗和梨還是很穩妥的。”公孫大娘幾口啃下去,這才緩過勁來。“而且夏日間,還是梨子最好!”
公孫珣聞言不由搖頭。
“這是何意?”公孫大娘斜眼看著自己獨子問道。“我說的不對?”
“不是不對。”公孫珣嘆道。“于我們而言這梨子自然是比棗要好的,只是于這平城的百姓來說,這個時候棗卻是遠勝于梨子的……棗子頂餓,且便貯存,家中缺糧的人現在都在漫山遍野的去尋野棗,而梨子雖然個大水多,卻不能放到秋后做糧食。”
“你這話讓我吃個梨都有負罪感了!”公孫大娘無奈道。“此時想這個干嗎,可有用?”
“是兒子多嘴。”公孫珣趕緊搖頭笑道。“我早已經和那郭太守聯手征糧了,等有消息再論此事才對……母親應該是第一次出遼西吧?沿途感覺如何?”
“感覺……幸虧兒子長大了!”公孫大娘扔下梨核自己取紙擦手。“如果不是你有所成就,我一個女人,哪里能出得了遼西?你曉得了嗎,這次過來,上谷、代郡、雁門這一線的商路也跟著徹底打通了!”
“母親大人出馬,自然水到渠成!”公孫珣趕緊低頭恭維道。
“哪里是我的緣故?”公孫大娘試圖把紙團扔到院門處,卻不料一陣風刮來直接將紙團卷走,只能無奈望天作罷。“這次能夠打通這條北疆商路,主要是你火燒彈汗山的功勞……知道嗎,彈汗山都被你燒塌了!”
“巧合而已。”公孫珣低頭答道。“母親跟我講過,泥石流而已。”
“不管如何,你這次是出了大風頭,名震北疆是可以稱得上了,這三郡的世族豪強此時都愿意給你面子也總不是假的……等過幾日你大婚之時,咱們把雁門的豪強世族都請過來,我要讓他們全都變成安利號的下線!。”
公孫珣抿嘴無言。
“不過你也是驚險。”說完這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以后,公孫大娘又是隨口說了一事。“你可曉得莫戶袧從鮮卑那里逃了回去?然后我才知道那檀石槐是個何等人物,三路全勝之下,他不來寇邊劫掠,反而跑去東邊幫東部鮮卑抓捕魚奴,教東北鮮卑那群野人如何捕魚……這種人物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代天驕的模板,再與他個二十年,怕是真要引兵南下中原,成就一番事業了?”
公孫珣聽到此言不由反問“既然如此,為何母親當日回信中卻堅持說鮮卑不足慮呢?”
“因為我找莫戶袧再一打聽就想明白了。”公孫大娘聞言干笑道。“此人都已經四十歲了,又在草原上那種得了病只會跳大神的地方生活,怕是活不了多久的……鮮卑不成氣候的大局還是沒問題的。”
公孫珣聞言一聲長嘆,不知道是感慨這檀石槐的年邁,還是感慨這位鮮卑可汗的梟雄氣質。
“不過說到路上見聞,我也正要問你一事呢!”公孫大娘復又問道。“沮陽那里,為何你要用低度濁酒給傷員洗傷口,我怎么覺得用這玩意反而更容易感染呢?”
公孫珣聞言當即一怔,然后再度反問“不是母親大人你教我用酒來‘消毒’的嗎?”
公孫大娘也是一愣,但也馬上更正道“那是高度烈酒才行……就是‘三碗不過崗’的那種才行!”
公孫珣無語攤手“那怎么辦?當時軍中上下還挺感激,說我用如此貴重之物給他們療傷……”
“那就下不為例吧!”公孫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