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后正式落下帷幕。
之后的幾個月里,除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南方的金陵城里也發生著巨變。
六月二十三,皇朝宗室派出的和談使者,當今天子惠帝的第七位弟弟,明王秦羲作為和談使者抵達了燕云十六州。
明王素有相如之才,僅帶著十人,竟是直入了北周的國都昌平城,最終以過人的機智與三寸不爛之舌游說于北周昌平城,讓北境同意了和平之約。
七月十三,兩國在幽州城的青南山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和平條約,為這場數十萬鮮血的血戰畫上了一個句號,史稱“青南山之約”。
九月初三,惠帝頒罪己詔,痛陳在位時期的十條大罪,將皇位傳于年僅十歲的皇三子秦遠,同時,冊封明王秦羲為世襲攝政王,冊封護國大將軍嚴原平為世襲鎮北王,賜姓燕,賜封幽州。
在攝政王與鎮北王的扶持之下,皇朝終于迎來了新的氣象與來之不易的一段和平發展的時光,史稱“中興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