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這家“智能手表”研發公司,近幾年來一無所成。
企鵝公司從幾百萬美元市值,增長到數億美元估值,而它成功從上千萬美元資產,衰落成無人愿意接手的垃圾公司,蘇木對這些專利的實用性沒抱太大希望。
巴特還年輕,幾年前父母遭遇火災去世后,他得到兩千多萬美元遺產,意氣風發來到硅谷創業,當時電子手表極為暢銷,以為它們就是未來。
事實證明,智能手表在如今是一條死路。
折騰好幾年時間,只留給巴特幾十款原型機,還有這些研發專利,連正在量產上市都實現不了,就剩下數百萬美元財富,他打算收手回家安心享受生活,不再繼續將資產都揮霍掉,滿腔熱情早就被消磨殆盡。
蘇木接過他遞給自己的東西,除了文件夾以外,還有一款黑色的電子手表,站起來伸手“請坐,巴特先生,這就是你們公司最終定型的產品?”
“不不不,遠遠不是!它只是一件殘次品,距離我的目標還很遠,完成稱不上智能!”
和蘇木握手時候說出這句話,巴特坐下,精神氣好像被抽空了,語氣懶散“我原本想讓它帶有操作系統,可以打電話,研究了許多技術,到現在它只能處理簡單的算術題。
一款帶有計算器的電子手表,聽起來半點都不酷,簡直像是個笑話……光按按鈕不行,可以往上面推,底下有個鍵盤,誰會愿意戴一款三百多克的手表在手上呢。”
他在自嘲,見到這款長五厘米、寬四厘米的大手表,心情極度不爽,懊悔于花那么多錢,就做出個如此奇葩的產品。
當了好幾年鄰居,但蘇木一直都不清楚他們公司研究什么,此刻將上蓋平推,露出下面鍵盤,和手機類似的按鈕鍵盤,突然來了興趣。
因為蘇木頓時想到,假如將這項技術用在手機上,可以將手機體積大大減小,說不定可以減小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把顯示屏和其他配件分離開來。
光是這個外觀技術專利,就讓蘇木愿意花五十萬美元買下來,展示給摩托羅拉等公司,說不定轉手能賣出個好價錢,賺一兩百萬挺有希望。
不動聲色,將裝有專利的文件袋打開,里面一疊紙上,分別寫有專利簡述,像什么商標專利、外觀專利之類的也包含在內,帶有詳細圖片。
對這些不感興趣,蘇木翻找會兒,終于在里面找到了“側推屏幕專利”,技術不算難,屬于外觀專利的一種,早在1986年就被注冊,估計是擔心被模仿,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側推方式都被注冊了。
忍不住覺得巴特沒有自己想象中聰明,不明白為什么非得在“智能手表”這棵樹上上吊死,許多技術都適合用在手機上,比如手邊這款智能手表,拆掉表帶后加裝一些技術,分明就是款顯示時間的手機!
包括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公司,早已壟斷了制造移動電話的主要專利,并且因此賺到豐厚利潤,許多廠商支付給他們專利費用,陸續出現數十家移動電話制造商。
以前沒往這方面想過,此刻蘇木想著既然可以造出電腦,為什么不能擴大經營范圍,如同采購零件生產電腦一樣,去生產移動電話,物流和銷售渠道都是現成的,沒人規定賣電腦的零售商店,就只能單純賣電腦。
這個年代,個人電腦和移動電話是最流行的兩樣電子產品,蘊含著無限商機,想到這里時候蘇木心動了。
只是個大概的想法,蘇木認為有必要好好考慮一下,繼續翻看文件,此刻停留在一份叫做“利用疊加在crt上的觸摸傳感器的透明電容組”專利上,許多專業名名詞看不懂,英語單詞表示特定的意思,非專業的人查看這些科學資料,很有必要在手邊放一份字典,邊看邊查。
有些技術名詞看不懂,不妨礙他弄懂這種技術是用來干什么的——用手在屏幕上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