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此話何解?”朱武不解的問道。
姜德道“征兵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軍隊的維持成本,同時增加潛在的可使用兵員數量,這對于一個大國很重要。
募兵則是保證軍隊的戰斗力,專職戰斗的人絕對比平時種田的人戰斗力要強。
因此,我計劃日后將軍士分為兩類,一類為募兵,一類為征兵。
凡所有新兵都應該為征兵,凡在我梁山治下的年滿十八周歲,四肢健,都應有服兵役的義務。
所謂的征兵,兵役時間為三年,這三年里,軍餉應該是較低的,例如一貫一月,另外,如果服了工役的,每兩日可抵扣兵役一日。
這種軍士可以稱呼為義務兵,義務兵職位分三等,剛剛入伍者為列兵,入伍一年為二等兵,兩年后無差錯的可為一等兵。
軍士服役三年后可以選擇退役,也可以選擇繼續服役,如果自愿繼續服役且軍隊需要的,則從征兵改為募兵,為志愿軍,軍職分別為軍士、中士、上士、軍士長,凡都佰以下的軍官均在這四級當中。
再往上的軍職暫不定了,畢竟我們現在還沒有大義在身,自封將校并不合適。
用這樣的方法,我們要花錢養的主要就是軍官,而不是士兵了,所有伍長以下的軍士都應該是義務兵,如此,我們就有八成左右的士兵一月的花費可以控制在兩貫之內,一年的花費也就是二十五貫之內,畢竟軍士還要吃飯吃菜的,如此,我們的軍費就可以得到下降的同時,保持我們的戰斗力了,當然,如果是高麗和倭人,軍餉應該有所下降,例如打九折或八折,但在戰時,軍士收入可以有所增長。”
眾人不由討論了起來。
潘良貴第一個說道“侯爺剛剛提出的方法甚為巧妙,高麗、倭地都已經被我軍掌握,可以試行此法,如此,兩地計劃訓練的十八萬人馬的一年軍費就可以從原六七百萬貫降低到三四百萬貫。
我中土軍隊中,新計劃訓練的十萬人馬的一年軍費可控制在三百萬貫。
但現已有的十幾萬軍士,恐怕不能簡單的讓他們變為義務兵。”
姜德點點頭道“這是當然,這十幾萬軍士都是我們的老兵,戰斗力不錯,大部分是要是野戰的,這方面朱軍師,你為主制定章程,原則是不愿意再當兵的,可以離去,強扭的瓜不甜。”
“諾!”
姜德笑道“好了,這軍費的問題是不是解決了?”
“還有裝備,我軍現有的軍械作坊無法在一年的時間里制作出二十萬人的裝備,否則軍士連訓練的軍械都沒有。”潘良貴又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
姜德想了想,說道“傳令高麗、倭國,用火藥開礦冶鐵,至于人手”
姜德看向坐在一邊的吳迪問道“吳管事,南洋現在打探的如何?”
吳迪回道“回侯爺,南洋諸國林立,有占城、李越、吳哥、女王國、三佛齊等國,其中以吳哥最為強盛,這吳哥自唐時建立,至今也三百春秋了,此時的國主名為蘇耶跋摩二世,有人丁三四百萬,軍士二十萬。
另外還有侯爺叮囑的琉球,這琉球自東吳孫權開辟以來,一直沒有什么開發,當地有很多野人,也有一些從中土逃去的漢人定居于澎湖等地,但人數不多,恐怕不到萬戶。”
吳迪說的琉球就是臺灣,臺灣雖然東吳時期就被發現,但一直沒有被重視,畢竟臺灣太過偏遠,又有當地土著,行政成本太高。因此在此時并沒有被納入宋王朝的直接管轄范圍內,在歷史上,要一直到南宋時期,臺灣才被納入到福建的管轄中。
姜德點點頭道“水師不能閑下來,閑下會生銹的,水師要去南洋走走,如果發現有人劫掠我中原船隊的,滅其城,抓其民!”
“諾!”黃達等水師將領齊聲應道。
姜德這是暗許黃達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