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專利收回銀子。
結果沒等第二天宮里就傳來消息,說是這套機器由內帑出資購買兩套!宋懿心想這師兄弟二人還真有默契,兩套成套的設備就算扣除掉支付給作坊的手工錢,也能讓姜田收回成本,如果再有第三個人買那就開始盈利,這不等于是變相的假公濟私嗎?估計皇帝本人是不會同意買兩套的,可能又是太子纏著非要多買一套自己用,這才有了現在的情況。
姜田這邊先不去管他,且說藤原馬不停蹄的往回趕,生怕幕府有什么小動作來個半路截殺什么的。所以除了北京城之后就化妝輕騎趕往大沽口,他在路上連天津衛都沒有停留,直接搭乘一個商人的小貨船就出了海,等他登上了堺港也沒有換回官服,曉行夜宿的殺回了京都,直到要面見天皇才又換上了官員的行頭。此時本應是后光明天皇在位,可是這位仁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歷史上他于1654年去見了天照大嬸,所以實際上管事的還是他爹后水尾太上皇。但是日本的皇宮里能有什么事情好管呢?除了和一些貴族喝茶下棋之外也沒什么正事好干。
其實幕府還真的打算攔截藤原一行,只是在中國境內不好動手,所以打算等他上岸之后再搞個浪人截殺之類的把戲,因為保科正利知道姜田一定和藤原密謀了什么,卻就是不知道他們說的具體內容,而且也不知道他們達成的協議對幕府有沒有危害。就是沒想到那個看似文弱的藤原竟然如此迅速,等幕府接到消息的時候,天皇那邊已經到處宣揚那份《友邦友好互助條約》了。眾目睽睽之下,你要是在敢攔路搶劫,那就等于是向天下宣稱幕府造反。
藤原見到天皇時,這個精力還算充沛的中年人接見了他,后水尾天皇比他兩個兒子活的歲數都長,卻因為同幕府不和而被迫做了太上皇,所以他對藤原的匯報相當重視。等他聽完羅里吧嗦的匯報之后,拿著作為樣品的錢幣沉思了許久,他清楚藤原已經為天皇家族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尤其是這些錢幣的精美程度超乎想象,他可以很確切的判斷,只要大量的這種錢幣流入日本,就能瞬間擊垮原有的貨幣。他只要稍稍抬高點貨幣價值就能賺取巨額利潤,至于幣值過高會不會影響經濟?他才管不了那么多呢,如此漂亮的錢幣就算價格高一點也是很正常的。
“……你做的很好!”
“為陛下分憂是臣子的本分!”藤原匍匐于地感激涕零的回答“只是那中華的姜氏官員要價頗高,臣怕斷絕了這條路,就答應他兩成二分的火耗!”
得,到了他嘴里自己又掙了二分,結果還讓姜田給自己背黑鍋。這也成了后世爭議較大的一個懸案,那就是姜田究竟有沒有吃這二分的回扣?只可惜當年關于鑄幣的事項沒有進行文字備案,同時又有張韜的圣旨在前,準許他能小幅的沾點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傾向于姜田的確是得利了,但就是不知道他是獨吞了兩分的提成還是和日本人有其他的分賬條款,以至于這個冤假錯案一直都沒有平反。
“有些時候花點錢是應該的,但是德川家會同意這種錢進入日本嗎?”
“陛下,只要貿易往來不絕,中國錢就會源源不斷的進入日本,這時我們只要摻入這些錢,就是那邊也無法杜絕!”
天皇點了點頭,又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