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姜田還有閑情逸致分析唯物主義辯證法不同,日本人對于那十幾船的鋼鐵可是印象深刻,當這些在中國人看來都屬于小舢板的貨船??吭诮瓚糁?,卸貨的腳夫們都震驚了。德川家是聰明的,雖然規定別人的貨船只能在堺港出入,可是他自己的船當然要回到大本營。因為這些船上有著發動戰爭最為寶貴的鋼鐵,無論是用這些東西打造成刀劍,還是制成火槍火炮,都會成為碾壓其他外樣大名的有力武器。尤其是那些御用的刀劍師,在看見這么優質的鋼錠之后兩眼直放精光,難怪聽說中原改用鋼的刀劍了,原來在人家眼中,這鋼錠就是不值錢的東西。
其實明朝的鋼鐵產量雖然很高,但是和龐大的國土與軍民需要來比,鋼鐵還是屬于價格偏高的戰略金屬。至于長時間被明朝控制的蒙古諸部,鐵器更是要代代相傳的重要寶貝,直到南明在張韜的帶領下,動用北方逃難的流民組成開礦冶煉的專業隊伍,大規模運用焦炭煉鐵,使得南明在短時間內不僅彌補了北方淪陷所造成的產能虧空,而且反而將中國的冶金水平提高到了工業革命前的極限。姜田曾經問過張韜,他一個行伍出身的軍人,怎么會懂得那么多土法煉鐵以及煤炭制焦的法子?結果答案讓他目瞪口呆,簡短的四個字耐人尋味大煉鋼鐵!
那個時代已經被歷史定性,是個妄圖用人力戰勝科學的愚蠢錯誤,不僅造成了大量浪費還使國家的發展走了太多彎路。雖然后來咱們成了鋼產量世界第一的大國,每年粗鋼的產量比日、美兩國加起來還多,但是提起那個時代還是有不少人痛心疾首,認為沒有這段彎路咱們不知道要提前多少年實現目標。但是張韜卻要反問一句,如果沒有這個教訓,你們怎么知道這個辦法不可取呢?又怎么會堅定國家發展規?;笮弯撈蟮臎Q心呢?再說這些土法煉鋼的技術已經屬于工業化早期的最高水準,雖然沒法和二戰后那種愈發變態的聯合鋼廠相比,但是至少也不輸清末的整體水準。在那個時代中總結出來的許多經驗放在明末,那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否則他張韜怎么會有那么大的底氣沿江硬抗百萬韃子大軍?這里邊恐怖的鋼鐵產量功不可沒。
后來國統一了,軍方對鋼鐵的需求大幅下降,但是那些已經存在的土高爐卻依然聳立著,大規模建設一樣需要鐵器不是??蓪嶋H的產量還是嚴重的多于需求。后來無論是西班牙人還是葡萄牙人,還有更精明的荷蘭人,都發現大明的鐵價急劇下跌,以至于鐵錠都成了有利可圖的大宗商品,除了吃驚于南明爆發出的驚人產能之外,他們也深刻的體會到這個龐大的國家究竟蘊藏著多大的實力,葡萄牙人對自己能保有澳門是竊喜不已,西班牙人也慶幸那個狗屁的入侵大明計劃終究沒有實施,卻又害怕自己以前殺華人殺上了癮,有朝一日會不會被人反攻倒算。荷蘭人則在擔憂覺醒的中國會不會挑戰他在東南亞的地位,好在這個時候的荷蘭人為了對抗西班牙,所以一直籠絡著海外的華人階層,與那些蠢貨屠殺華人的行徑完相反,就算有一天荷蘭要躲避中華的鋒芒,也不至于會讓對方揪住辮子清算。
各懷鬼胎的歐洲人先不提,關鍵是隱藏在江戶的間諜們,看見那閃耀著銀白光芒的鋼錠時,都知道德川家的實力必然因此而大幅增長,等他羽翼豐滿之后,會不會再次發動一場關原合戰,徹底將外樣大名部清空呢?別說德川家會這么做,就是換做他們自己也會這么做,這不僅是一山不能容二虎,還有一點便是至今那些外樣大名依舊在暗中積蓄力量,若不提前做好準備,怎樣阻止滅國之戰的出現呢?為今之計也就只剩下了更多的進口武器與鋼鐵這一條道路。
要不怎么說這軍火貿易是超級大國無法割舍的肥肉呢,有這種戰亂頻繁的地區,就有超級大國武器出口商的身影,而作為唯一的指定供貨商,中華在東亞這一畝三分地上的優勢不言而喻。后來甚至出現了日本倒賣中國軍火給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