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內保持對周邊勢力的震懾,而且若是這種尺寸的船只都能建造出來,那么我就能將完善海軍船型的工作權交給你們了。”
鄭鴻銘被姜田這番話給忽悠的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其實他不知道姜田突然間放開手腳大干快上的用意,因為在他海試的時候,姜田等人接到了朝廷的邸報,江南那些士紳大族終于忍不住進行了最后的抵抗,他們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勢力大肆煽動且傳播謠言,說是土地公有化將會完沒收農民的土地,清查田畝就是為了防止百姓手中留有私田,而且田租還不能少交一分,并且以后祖祖輩輩只能給皇帝當牛做馬。沒有田地的佃戶們就更加凄慘,以后只能算是比奴隸更低下的賤民,被發配到極北苦寒之地給軍隊為奴,且子孫世代都不得翻身。在這些謠言散播的過程中,則是各個豪門大族作秀般的上繳土地,清退家中的仆役做出一副引頸待戮的樣子,這就更加引得民間恐慌,最終在有心人的煽動之下爆發了浙江、江西、湖北三省多地的農民武裝暴動,這下朝廷的改革一下子就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也是那些江南士紳在被前明皇室拋棄之后所做的最后反抗。
“我就奇怪了,怎么當初韃子打過來的時候這幫人都沒組織農民反抗到底,現在只是讓他們改行當商人就一個個要以死相拼?”看著內部通報的劉寶鎧很容易就看出了事實的真相,當然他的這個疑問很多人都知道答案,卻不好意思說出來。
姜田對于這個局面也只能搖搖頭,自己當初就反對大張旗鼓的搞國普查,可一貫強硬的張韜早就不把那些偽君子看在眼里了,對于姜田那種溫吞水的改革方略自然是嫌棄他不夠高效。現在后果顯現了,他姜田也只好躲在海邊繼續當這戰艦設計師,而不能再朝堂上露面,除非張韜真的頂不住輿論的壓力將自己這個改革派扔出來當靶子。他不是怕自己背黑鍋,而是知道以張韜的脾氣這次恐怕真的要殺個血雨腥風,所以他不忍在朝堂上看著這一幕而無法阻止。而且萬一自己真的成了晁錯必須要背下這個黑鍋,那么也要在死之前盡量留下足夠先進的戰艦設計。他現在除了要監督鋼龍骨的建造,同時還要監督采用模塊化概念的武器系統安裝到一號艦上邊。
身為太子的張環雖然身份極其高貴,但是他幼小的心靈并不能理解那些江南士紳的選擇,事實上在他眼中以及在他身邊這些人的言談之中,自己的父皇與恩師都算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那類人,只是他們的所思所想超過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這才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可接受了科學教育的他很容易就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計算出得失,深刻的研究了《政治》課本的他更是知道土地問題乃是自家安身立命的根本,現在一幫不甘心放棄特權的人終于跳出來要挑戰皇權了,他身為本朝唯一的太子,恨不得能領一票人馬去宰了這幫國賊。
知道更多內幕的吳遠也跟著一起搖了搖頭,他倒不是對江南的反動勢力失望,而是知道張韜之所以同意姜田帶著張環跑到研究院吹海風,其實是早就得到了那些人密謀的消息,既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安,同時也不想讓他小小年紀就看見自己大開殺戒,所以張環的工業旅游才能成行,在研究院的外圍有禁軍拱衛,內部則有大量的特殊人員暗中保護,在這里無論是陰謀還是陽謀都無法傷害到太子半分,所以就算姜田沒開竅而要趕回京城,他都要想方設法的阻止,好在姜田不像劉寶鎧那樣對政治危機毫無嗅覺。
當自己的兒子,與最重要的科學家都被保護起來之后,張韜看著三省告急的文書只剩下了冷笑的份。除了這三省之外,江南的許多省份也有不穩的跡象,更有各省督撫上的奏折,稱朝廷若不暫緩新政恐自己省份也將不穩!這是赤裸裸的逼宮造反,對此張韜在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妥協,秋收過了之后這幫人才動手,明顯就是想同時侵吞今年的秋糧,同時他們在朝廷里的黨羽也一起扇陰風點鬼火,妄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