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與造船的預期收入就是交換條件。
在這種涉及到政權穩定性的問題上,張韜只好妥協了“這樣吧……反正船上的火箭與陸軍的型號一致,武器上的生產可以放在一起進行,船嘛……暫且開建四艘巡洋艦用于加強南海艦隊。”
姜田也看出張韜在糾結,所謂的先陸后海不僅是哪個軍種分到的錢更多,而是張韜要借助北伐裁汰老弱,撤銷原有軍閥的私兵重新整合軍隊,所以除了換裝需要大筆軍費之外,還要有一筆安置費用,這也是原本相對省錢的陸軍為什么要占用海軍軍費的原因。
“要不然我再去想想辦法?”深知海軍建設要長期投入的姜田,只好打起了自籌資金的主意“要是海軍能自己找來錢,你可不能挪用!”
張韜的眼睛一瞬間就亮了起來“你還有賺錢的法子?”
“既然你不愿意改變主意,我也只能力做好工作了,不過我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打算用的,否則歷史上還指不定怎么評價呢!”
姜田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自古軍隊經商的后果都是催生腐敗與軍閥的誕生,在原本的時空中,百萬大裁軍之后國家將主要精力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軍隊的經費捉襟見肘,曾有一段時間允許部隊利用自身的資源經商補貼軍費,但是沒執行多長時間就被叫停了,因為軍隊經商不僅嚴重的破壞了經濟秩序,還使得機器有脫離政府掌控的危險。
“海軍有船有港口,出海貿易也方便,但是無論進口還是出口,軍港上裝貨還是卸貨,哪個海關能登船收稅?若是買賣些民用商品也還罷了,時間一長誰能保證不會倒賣軍火甚至是國家核心利益!唯一只得欣慰的是海軍屬于技術兵種,沒有國家的基地以及工業做支撐,他們本身也只能淪為海盜而不是軍閥。”姜田思來想去還是將這里的弊端和盤托出。
眉頭緊皺的張韜比姜田更能明白這其中的危險“既然如此,你還提這種要求做什么?”
“不提不行啊,就算我能把控住經商的尺度,可也難保陸軍不會看著眼紅,你還活著的時候沒人敢越雷池一步,可一旦咱們倆不在了,咱們的繼任者還有能力壓制住軍方嗎?到時候難保不會有人陽奉陰違想方設法的鉆空子拉關系,利用軍隊的超然條件假公濟私,到時候……”姜田的話沒說完,在自己老家軍隊經商帶來的各種問題可是用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完消除,在這個時代反腐的難度只會更高。
“你既然知道這其中弊病叢生,那自然是不能開這個口子,除此之外你還有什么辦法?”張韜知道姜田不會說廢話,既然這條路被形容為決不能碰觸的底線,那么他還能搞來軍費的辦法就絕不會是這么簡單。
“辦法不是沒有,軍隊是暴力機關,沒有什么比搶劫來的更容易,英國人此時就是靠國家海盜行為來維持財政,但是對于我們來說,中國自身的進出口貿易更需要一個安的海洋環境,遠不是除了搶劫就沒什么好做的英國可比,歷史上當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并越來越依賴海運貿易的時候,他們自己也開始絞殺海盜。”姜田不等張韜發問繼續說到“所以我們不采用這么原始的辦法,軍事作為政治的延續,在某些談判與爭端中使用武力進行恐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平時期也能通過友好訪問等手段,來震懾潛在的敵人或是推銷軍火!”
“說了這么多,最后這句才是你的目的吧?”張韜對炮艦外交的手段比姜田理解的透徹,軍火貿易的暴力也是心知肚明,但出于弱鄰思想的考慮,原本并不打算對周邊國家出售過于先進的武器。
姜田看張韜似乎有些心動了,于是決定加強游說道“我們已經對鄭家開放了通用巡洋艦的銷售許可,雖然要做到親疏有別,但是也可以出售給其它勢力一些降低性能的版本,尤其是南洋一代的華人圈子,如果能以商船的名義賣給他們一些巡洋艦,還有咱們換裝淘汰的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