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補給要求所拖累,看來多爾袞的計策成功了,僅僅是收復陰山以南,沒個一年半載都完不了事。更何況隨著距離的延長,原先的筑路計劃只得一并延長,甚至還必須追加大同至集寧公路,以及榆林至歸化的公路。
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后,一點都沒有春節將至的喜慶,憂心忡忡的姜田趕緊從工地上跑回來梳洗一番,收拾整齊了之后馬不停蹄的趕往紫禁城“再這樣下去,別說是年內掃蕩蒙古高原,就是能翻越陰山都算是進展神速了。”
對著地圖沉思的張韜抬眼看了看姜田,只見這位年輕的書生頂著倆黑眼圈,焦慮的說著自己的猜測,但是他聽完之后只是長嘆一聲“看來晉商又要重出江湖了!”
姜田先是被張韜的說法搞得一愣,隨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低頭沉思了片刻后轉而問到“這回該不是又要我去牽頭吧?”
晉商,凡是熟悉明清歷史的人都無法忽視的一個勢力,無論是明末的“賣國求榮”還是清末的“匯通天下”,無論是喜歡還是鄙視,沒人能否定這幫山西商人憑著自己特有的精明,創造出了怎樣一個商業帝國。沒人敢忽略這幫人的活動能力,張韜一開始封殺晉商,其實也有著防止其滲透腐蝕新生政權的意思。
但是他心里很清楚,除非建立國有制的經濟,否則只要商人這個職業還存在,就不可能給一群人強行安排一個職業直至天荒地老,這個例子只要看看前明對社會階層的劃分就知道。他的本意也只是敲山震虎,讓那些妄圖在新朝搞權錢交易的人有個警醒,所以當北伐的步伐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時,這個打了一輩子仗的人知道要鞏固勝利果實,后勤的補給能力至關重要,如果再考慮到恢復當地統治的需要,那么運輸的水平將決定中華的政權能延伸多遠。
于是,在大年二十九的中央邸報上,一條讓天下商人興奮的消息被刊登了出來,這條消息的大意就是,凡是向最近收復的地區販賣運輸中央指定物資的商人,可以根據其運量獲得相應的鹽引!并且該政策適用于普天之家的所有人,哪怕你是外國人!
很熟悉是吧?這不過就是歷史上同樣政策的翻版,因為食鹽專賣制度一直是掌握在國家手中,所以民間商人要是想染指,除非是販賣私鹽,可是獲得鹽引之后,任何人都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合法食鹽經銷權,這個誘惑對于商人來說堪稱是癮君子看見毒品一樣。哪怕在這個中華朝,官鹽的質量與價格與私鹽不相上下,利潤比歷史同期低了很多的情況下,還是會讓很多人鋌而走險。
這條消息發布之后,姜田知道按照這個時代的效率,要想獲得滿意的效果,必須讓消息傳播的更廣泛,并且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回家過年的他除了繼續監控著整個后勤系統之外,還讓趙直編排了一些關于北上販運物資的小段子,他知道很多人一直都徘徊在趙老板那邊的茶館里,就是為了能獲得自己這邊只言片語的內部信息,那么所幸自己就利用這些人一下。
結果沒有讓姜田和張韜失望,晉商以其獨特的商業頭腦敏銳的意識到這是讓自己翻身的絕好時機,畢竟自己這些人當初可就是走的這條路線,只不過那時候向關外販賣物資被稱為賣國,現在卻變成了響應國家號召!于是沒等到過完年,剛剛大年初三就有一個人登門拜訪,并美其名曰拜年!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在行人司混日子后來又被外放調查北方農業的丘田,按理說他也算是靠新派官員晉身的,所以過年時親自前來拜訪也算說的過去,可是姜田和他沒說兩三句話之后,就聽對方將話頭引向了另一個方向。
“說起來,下官曾受皇命所托考察黃河以北的鄉村,回來后雖然將一些所思所想呈于君前,但這些年閱歷漸豐再回頭思及過往,才發現自己原先所想多有幼稚之處。”
聽他這么說,姜田很自然的問了一句“哦?丘兄可有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