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康熙細問,胤祚繼續(xù)說道“論及軍力,俄國只有兩大兵團最強,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兵團和謝苗諾夫斯基兵團。
兒臣曾與其一打過交道,其士兵都身穿墨綠軍裝,裝備精良還配以火炮無數,這兩個兵團是俄國沙皇心腹,俄國人想與大清作戰(zhàn),必派兩兵團之一,否則以其余軍團戰(zhàn)力,毫無取勝把握。
這次,沙皇派了六萬雜牌軍來,無非是想給大清威懾,讓我們投鼠忌器罷了,依兒臣看叫人小心監(jiān)視著即可,只要我們一鼓作氣擊敗葛爾丹,六萬鳥槍兵不戰(zhàn)自退。”
三阿哥又道“六弟大膽,俄國邊陲之地怎可稱為沙皇,不過一國王罷了!”
胤祚、康熙、薩布素都看了他一眼,很默契的沒一個人接話。
薩布素也向康熙道“皇上,據探馬來報,俄軍行進緩慢,半月才走了百余里,按這個速度,需等明年夏天才能趕到巴彥烏蘭。”
康熙沉聲道“令索額圖派人,嚴密監(jiān)視俄軍動向,一有異動馬上來報。”
“是!”一個將領領命下去了。
小丘上的眾人一時無話,都默默看著下面裝卸糧食,裝著俄國軍糧的馬車已經清點完畢,接下來是風干的牛羊肉和奶酪等物。
絕大多數都是阿依慕與牧民們交易得來的,與牧民的貿易,胤祚只是起了個頭,之后具體事務是阿依慕經手的,胤祚每天聽薩布素講課,之后又統(tǒng)領大軍,根本顧不上這些。
只知道阿依慕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每天商隊人來人往,卻也不知道究竟進項幾何。
康熙吩咐大阿哥問問現(xiàn)在又多少糧食了,大阿哥站在小丘上大喊著問了一句。
下面統(tǒng)計糧草的小官,馬上恭恭敬敬的走上來,把糧冊給康熙過目,大冷的天氣里,這小官滿頭大汗,如從水里撈出來的。
別說這么個不入流的筆帖式,就算是一二品大員,被皇上領著皇子和眾文武一同觀摩工作,也會緊張的發(fā)抖吧。
康熙讓大阿哥報數。
大阿哥掃了一眼冊子,看了胤祚一眼,難以置信的說“皇上,現(xiàn)在已有糧食……四十三萬余斤!”
“什么!”中路軍軍需官凱扎昆驚呼一聲。
三阿哥也笑著道“不錯,看來六弟說有五十萬斤糧食,此言不虛!”看著像是稱贊他,實際上是提醒皇帝,現(xiàn)在還沒到胤祚承諾的糧食數目。
若是不到五十萬斤,于廟堂上算是欺君,于軍營中算是謊報軍情,都逃不開一個砍頭的大罪。
當然,皇子是不會被砍頭的,但是運糧的大功也會被消弭殆盡,說不定還會有懲罰。
古人飯量大,當兵的飯量更甚,若是大軍敞開了吃,五十萬斤糧食也就能頂個七八天,但古代軍中,從來就沒有吃飽這個說法。
五十萬斤糧食,到了凱扎昆手里,能頂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
這對于斷糧許久,又急于同葛爾丹決戰(zhàn)的清軍來說,無異于天大的好消息。
此時,下面的糧車已經可以看到尾端,一眾人都仔細觀看,見證是否如胤祚所說,真的有五十多萬斤糧食。
每輛糧車兩百斤,無需報數,眾文武皇子自己就能估算出糧食斤兩。
四十四萬斤了,三阿哥眉頭緊鎖。
四十六萬斤了,三阿哥看著還有還一長串的糧車,心底有些發(fā)涼。
四十八萬斤了,三阿哥額上滲出冷汗,偷偷看了眼自己的六弟,他一臉微笑,胸有成竹。再看后面糧車,只是簡單一數,他便知道,自己已經輸了,糧食加起來,遠超五十萬斤。
盡管胤祚沒和他打賭,甚至都沒出言奚落,但是三阿哥還是覺得自己敗的慘烈。
四十九萬斤了,五十萬斤……
等等,就在糧食即將到五十萬斤的關口,車上的東西卻已經變化了。
“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