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破壞祖制,理應革職回京。”
康熙面色猶豫。
郭秀道“皇上,六阿哥初任此職時還算勤勉,但到了現在已是疏漏百出了,從李朝回去之后,六阿哥便將政務統由下官處置,自己整日游山玩水,齊齊哈爾一地民政軍政也未見進步。就在月初,六阿哥還辦了一場盛會,邀請上萬人共同玩樂,靡費甚巨,開奢侈之風,長此以往,不加懲戒,恐釀禍端。”
康熙面色不愉。
郭秀繼續道“皇上,微臣折子中所列六皇子六項罪狀,條條屬實,皆為都察院仔細查證之后結果,確無污蔑構陷,望皇上明察。”
康熙不語,暖閣內氣氛極壓抑,墻上掛鐘的噠噠聲,分外刺耳。
這時,暖閣外,小太監進來“皇上,六阿哥求見。”
康熙道“叫他進來。”
御史們對視一眼,郭秀拱手道“那臣等告退。”
“且慢。”康熙道,“既然胤祚來了,就看看他怎么說,你們三個也一旁聽聽。”
片刻,胤祚走進暖閣,跪在康熙面前道“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笑道“你回來的倒快。”
“兒臣接到皇阿瑪上諭,不敢耽擱,連忙收拾行裝,晝夜不停,趕來京城,勢要為皇阿瑪守歲,以孝道。”這幾句馬屁,胤祚來的路上就練了五六遍,此時說出來,便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康熙板著臉道“先別急著說這些,這個折子你看看吧,看完告訴朕,你怎么想的。”說著就將那個“參皇子疏”扔到胤祚面前。
胤祚一看封面的四個大字,心里就一沉,再聯想到一旁站著的三個御史,已經明白發生了什么。
打開折子,郭秀的印刷體一般的小楷映入眼簾,上來開篇便是“臣都御史郭秀,查皇六子胤祚六罪……”毫不拖泥帶水。
接下來就列舉了胤祚的六條罪狀。
一,編練私軍,意圖不軌。這一條直指齊齊哈爾新軍,自從李朝大勝之后,只有六千人的齊齊哈爾新軍也越發的顯眼了起來。
二、鼓勵商賈,本末倒置。這一條下,不僅有胤祚鼓勵商賈的罪狀,還有摒棄八旗,編練新軍,設立無數小吏、同知,給洋人主事官職等等,統一算做了有違祖制。
三、有礙風水,傷及龍脈。后面理由無非是胤祚在關外開挖煤礦,傷及大青龍興之地云云,一堆迷信言論。
四、欺凌屬國,有違祖訓。胤祚在李朝殺的人和做的事情也被郭秀挖了出來,大肆宣揚,胤祚在李朝是如何囂張跋扈,如何不將李朝世子和王妃放在眼中,又是如何為了一己私欲斂財,如何不顧李朝百姓生死,不顧大清顏面,等等。
五、大興土木,崇尚奢靡。除運動會是作證之外,連齊齊哈爾的三圈城墻也被當做了不愛惜民力的典范。
六、專橫跋扈,懈怠政務。這一條是說胤祚上班的缺勤率太高,絕大多數工作都是周家麟等幾個下屬完成的,實在是不夠愛崗敬業,這不僅關系到工作成果,更是一個態度的問題,是重要的原則性問題。
奏折是老手寫的,里面不僅言之鑿鑿,而且有理有據,舉得例子絲毫不差,甚至連此次運動會用了多少銀子都統計在案。
“胤祚,你作何感想?”康熙威嚴的道。
“兒臣以為。”胤祚笑著舉起折子說,“這是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