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用手段罷了平壤府尹的官,李朝世子便以為能,令趙宇仁接替了平壤府尹一職,接過平壤剛入秋便凍死了十余人,不過半個月便引發了糧荒、米荒,趙宇仁處置不力,落得個滿身罵名,成了過街老鼠,最后家處斬。”
趙子凱臉上陡然變色,掐著嗓子道“殿下……你……你什么意思?”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胤祚一字一頓,森然道。
趙子凱臉色泛白,渾身微顫,徒勞的張了張嘴,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郭秀嘆了口氣,朝胤祚跪下,道“殿下,此事是都察院錯了,老臣代都察院向殿下陪不是了!”說完,竟然向胤祚磕了個頭。
古往今來,能讓言官認錯的已是少有,能讓言官磕頭認錯的,估計大清朝也只有胤祚一人。
更何況,磕頭的還是名揚天下的“郭三本”,這一頭下去,“郭三本”從此名望便算毀了,而六皇子的大名卻可以踩著他的尸體,在大清朝如日中天。
景運門外,一個小太監看著這一幕,狠狠的跺了跺腳,轉身跑道南三所的太子端本宮中,將所見所聞告知了太子胤礽。
胤礽一聽頓時大怒,將手中的琺瑯茶盞在地上摔個粉碎,罵道“什么郭三本!罪證在手都參不倒胤祚!三個廢物!”
小太監嚇得身子一抖,連忙跪在地上口中道“殿下息怒。”
胤礽仍不解氣,一腳將書桌踢倒,紙筆書卷散落一地,一尊碧綠洮河硯在地上摔成兩半,里面磨好的徽墨濺了一地,書上紙上布滿點點墨痕,如脖頸中濺射的鮮血。
“郭秀參不倒他便罷了,為何還要當面認錯,古往今來,言官何曾因為參錯了人,而下跪認錯?他郭秀錯參了靳輔,還不是一言不發!”
胤礽咆哮不止,忽然,他停住了口,心中尋思過了味來。
“好你個郭三本!”胤礽嘴角勾起笑容,“這招捧殺用的高明!
胤礽心道“讓郭秀這么一鬧,他胤祚的名頭恐怕就要更響了,有道是樹大招風,到時候不用自己對付他,皇阿瑪就會對他下手的。”
想到此處,胤礽面露微笑,恢復了太子風度,讓宮人撿起紙筆,重新布置好書桌。
在乾清門門前,郭秀下跪認錯,胤祚愣了片刻,接著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臥槽!老子逼得言官下跪了!牛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