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緊張心情一閃而過,激動的是,康熙既然說是了好消息,那折子上必是捷報。
緊張的是,費揚古一個武將,可他娘的千萬別些什么生僻字,害他讀不出,可就尷尬了。
奏折封面是厚牛皮紙,看起來有些灰塵,仿若西域的風沙,約有兩掌大小,感覺上有些厚重,封面上寫著“奏準格爾軍報疏”。
深吸一口氣,將奏折打開,折子的內容洋洋灑灑,寫了足有幾千字。
“臣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叩報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臣攜一萬兵馬進哈密,與準軍三萬騎兵相遇,激戰兩晝夜,未分勝負,準軍將領攜兵退至吐魯番,臣領兵收巴音郭楞。十二月,臣攜兵馬兩萬,攻吐魯番,準軍背山列陣,以槍炮相拒,臣軍久攻不下,新軍火炮朝準軍陣,連轟數百炮,準軍敗走,此戰斬首賊寇五千三百一十三人,俘兩千二百八十九人,傷敵若干,敵將哈肯努部臺吉亡,霍克木部臺吉亡。”
下面便是一串有功將士的名字,胤祚看到排名靠前的多是新軍將士。
朝臣聽到此處已是頗為動容,哪怕是文官,也是知道蒙古鐵騎的厲害的,費揚古能將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打的抱頭鼠竄,這戰績可說是直追西漢冠軍侯的。
胤祚讀完了一串有功將士名字后,緩了口氣又道“正月,準格爾輝特部來降,臣以臺吉阿史那輝利三千蒙古騎兵為先鋒,三萬八旗兵馬為中軍,六千齊齊哈爾新軍為后軍,沿天山北麓行軍,于準格爾盆地遇五萬準軍激戰,三晝夜后,準軍右翼崩潰,臣以蒙古騎兵猛攻準軍右翼,同時新軍炮擊準軍中軍,準軍大潰,死傷慘重,殘軍丟盔棄甲,四散逃竄,騎兵追擊三十里,幾無敵軍生還。此役……”
讀此處時,胤祚突然停了下來。
大臣都不解的看著胤祚,唯獨康熙面上浮現一絲微笑。
八阿哥和胤祚輩分相仿,站得較近,焦急的小聲提醒道“六哥,你怎么了?繼續念啊。”
胤祚回過神來,掃視了一圈乾清門前的臣子,此時太陽已從天邊生出,天地一片金光。
“此役……”胤祚激動的聲音都有些顫抖,“準格爾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身中流矢,業已授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