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亭之推開廚房大門,恰巧一個小學徒也要出門,被嚇了一跳,見是掌柜的,便打了聲招呼,便慌慌張張的跑了除去。
廚房中,一片煙火滔天,繁忙中,又井然有序。
聚德淮揚菜主廚名為楊清和,祖上均是淮揚菜大廚,從小便耳濡目染,十幾歲便開始掌勺,到如今三十歲,已經是名滿江南的淮揚菜大師。
就連這名字,也是按照揚州菜“和、精、清、新”四大特點取的。
此時楊清和正站在灶臺旁,手中鍋鏟翻飛,周圍幾個學徒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師傅看,目光贊嘆不已。
片刻后,鍋鏟漸停,灶火漸消,學徒已有眼色的將空碗拿來,楊清和將鍋中食物倒出。
這是一碗揚州炒飯,米粒顆顆金黃,散發著誘人香味。
“這揚州炒飯雖簡單,但卻最考驗廚師用料火候,油多一分太膩,少一分太淡,火大一分太焦,火小一分太軟。你們什么時候能將這炒飯學成,淮揚菜的用料火候就也學的差不多了。”
楊清和放下鍋鏟,接過徒弟遞過來的毛巾,邊擦汗便說道。
這時眾人才注意到楊亭之,紛紛上前見禮。
楊清和歉然拱手道“掌柜的,剛剛忙著掌勺,沒瞧見您來了,對不住了。”
楊亭之笑道“沒事,李大人那桌的菜品準備的如何了?”
“李大人那桌共點了冷盤八道,熱盤八道,湯一例,點心八道,算上剛剛這碗揚州炒飯,菜品已經部齊了。”說起菜肴,楊清和如數家珍。
楊亭之點點頭,客客氣氣向眾廚子道了聲辛苦。
楊清和連忙道“掌柜的這么客氣做甚,都是應當的。”
有伶俐的廚子也道“就是,掌柜的,聚德給我們的工錢,可比合慶樓高了三倍呢,我們這些廚子拼命賣力氣也是應該的。”
楊清和變了臉色,斥責道“瞎說什么。”
他是淮揚菜大師,在眾廚子中也是領頭的,那廚子受了斥責,也只能點頭認錯。
楊亭之道“不妨事,各位都是大清頂尖的師傅,工錢高些自是應該的,待聚德并入兩行,以各位的手段,工錢只怕還不止這個數呢。行了,各位師傅都去忙吧,我隨意看看。”
看過了淮揚菜的灶臺,楊亭之又檢視了魯、川、粵三大菜的灶臺,講了些勉勵的話。
今晚聚德還要招呼六桌客人,各個菜系的大師傅都忙得不可開交。
聚德的廚房外面有個籬笆圍起來的空地,一些待宰的牲口、水產會暫時安置在此處。
聚德宴席都是預定,因此食材都是現用現買,這個空地只是起暫放之用。
楊亭之家里就是開酒樓的,熟知酒樓間競爭,最愛在這菜里動手腳,只要吃出點事情來,這就樓的招牌就毀了。
越是大的酒樓就越怕食材菜品出事情。
何況揚州第二大的酒樓合慶樓還在虎視眈眈,進來甚至明目張膽派人投毒,幸而被發現了,才沒出事。
經此一事,楊亭之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這從外面買來的食材,有事沒事就親自檢驗。
今日空地上擺的東西不少,一只毛驢,五只鴨子,一頭豬,以及五六個大缸,缸里注滿水,十數尾不同品種的魚正在里面游弋。
見掌柜的來了,正在打瞌睡的伙計,連忙起身問好。
楊亭之有些不悅的道“看守食材任務不重,但責任重大,老打瞌睡怎么行,別忘了以前的教訓。”
那伙計立馬賠笑認錯道“掌柜的,我錯了,不過這些寶貝東西我都替您看著呢,保準沒問題。”
楊亭之走進去,一伸手便抓起一只鴨子,仔細查看。
那伙計跟在旁邊賠笑道“掌柜的,這是白鶩鴨,半個時辰前剛送來的,一會用作姜母鴨的。”
白鶩鴨乃是鴨中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