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因兩淮鹽法與北方不同,北方是票鹽,南方則是綱鹽,官府指定一家,便只此一家從此鹽務專營,永世不改,既不用擔心銷路,又無需擔心貨源,還有長江水利之便,每年獲利之多,簡直難以想象,有這些人做富春當的后盾,唐掌柜可要小心。”
每日來聚德擺宴的客人中,十有都是揚州鹽商,耳濡目染之下,楊亭之便對這些鹽商十分了解。
揚州鹽商的奢靡,是天下出名的,盡管晉商也有鹽商,但行事做派,與揚州鹽商一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譬如,幾個月前,揚州一戶姓劉的鹽商,為體驗一擲千金的感覺,叫人兌了一千兩金子,又將金子化為薄如蟬翼的金箔,站在揚州文峰塔上,將金箔灑下,頓時天地間似下了一場金雨,無數金箔打著旋落下,文峰塔前綻放萬道金光。
塔下的百姓為了爭搶金箔,竟聚集近萬,踩踏擁擠之下,死傷數百,而那鹽商卻并未受什么懲戒。
又譬如,有一戶趙姓鹽商喜歡養馬,便重金購得寶馬數百匹,當年柳子輝從胤祚手上買走的兩匹大宛駒便是賣給了此人。
此人每日上街像遛狗一般遛馬,數百匹馬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每日都要給官吏重金賄賂,卻也樂此不疲。
還有喜歡養花的鹽商,便買幾十畝民居改成園子啦。
喜歡美女的鹽商,便將府中下人換成秦淮美姬啦。
喜歡大物件的鹽商,便用黃銅將夜壺造的一丈多高,出個恭還要爬上爬下啦。
這些鹽商沒有生存壓力,銀子又來的太容易,便每天變著法的花銀子,互相之間還爭相攀比,可謂爭奇斗艷,萬朵奇葩。
唐羽聽了楊亭之對揚州鹽商的描述后,也被逗得捧腹大笑,接著正色道“楊掌柜提醒的是,鹽商們萬一摻和進這事,卻也麻煩,這也正是我請楊掌柜抽緊富春當銀根的原因所在。”
“徽商之間也并非鐵板一塊,富春當沒了銀子,再找鹽商籌措,定然沒那么快。而且,論及銀子多寡,天地間,又有誰比得上兩行呢?”
唐羽自信的笑道,說罷,把最后一杯酒飲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