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時,因為棉花的大量種植,李朝入冬又發生了饑荒,大清嚴禁糧食出口,李朝人餓死不少。
胤祚正愁沒有勞動力,干脆給張炫寫信,以每人五兩銀子的價格,買些李朝勞工回來。
人口交易,聽起來極為罪惡。
但這是也是讓李朝百姓活命的好辦法,同時也能解決齊齊哈爾的勞動力缺口,一舉兩得。
扯起“清君側”的大旗之后,胤祚便沒了條條框框的限制,一條條在大清官員看來“荒誕絕倫”的政令都得以頒布下去。
只要是對發展有益的事情,就可以去做。
齊齊哈爾像是一棵快枯死的莊稼一樣,瘋狂吸收著黑土地的養分。
入十二月。
張廷玉復命,鶴崗煤礦成功產出了足量的煤炭,鋼鐵日產也屢創新高,完全足以應付火器廠的需求。
周家麟也來復命,他初擬了一稿對放足的嘉獎令,此令在方方面面對申請賞銀做出了限制,可以初步實行,雖然力度不算大,但這是婦女解放的第一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為此,胤祚還特意設宴嘉獎了周家麟一番。
大寒前后,齊齊哈爾反常的屢降大雪。
野外的積雪堆的足有一人高。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過完之后新年就將近了。
齊齊哈爾反而更加忙碌起來。
副都統衙門每日都有官吏進進出出,來往不絕,五品同知忙如狗,不少人抱著被褥當值,困了就睡在衙門里。
火器廠蒸汽機整日運轉不覺,零下幾十度的天氣里,機器還要澆水降溫。
氣門放氣時,高溫蒸汽將整個火器廠籠罩,如云端霧里。
胤祚給火器廠的訂單已幾近完成,還剩下最后些許,上至大匠下至工人,都牟足了勁一定要在新年前將訂單完成。
冒著大雪,胤祚又多次視察了塔拉爾和呼蘭兩處軍營。
現在新兵已有兩萬九千多人,離胤祚規定的三萬人只差個零頭,臨近年關,顯然是招不到兵了。
在征兵一事上,巴海和齊齊哈爾的官吏們已盡了全力,奈何人口基數擺在那,就算再努力,能征募到的兵丁也就那么多。
雖然沒有完成胤祚的三萬人的要求,但胤祚也并未加以責怪。
經過三個月的訓練,這些士兵已掌握了基本的動作要領,可以成軍了。
與一個八旗鐵騎長達二十多年的培養時間相比,新軍士兵三個月成軍,簡直就是開掛般的速度。
現在新軍總數近三萬六千人,按照新軍軍制,共分了九十營,管理上多有不便,于是,胤祚就在原軍制上,再加團、旅、師、軍四級。
五營為一團。
三團一旅。
三旅一師。
三萬新軍分為了兩個師。
兩個師,組成了第一軍。由胤祚任軍長,巴海任副軍長。
第一師由谷行統帥,第二軍則由呂康實任師長。
最早的六千新軍,則編為了第一師第一旅。
如此一來,軍制幾與后世相同,每級之間制衡明確,確保了指揮系統的完善。
只是新軍成軍不久,指揮系統極度缺乏軍官。
軍官的選拔和培養,軍隊戰斗力的行程,最終還要靠戰爭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