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寒地凍需要休耕的事實,讓百姓種冬小麥。
n幾乎沒有讀者發現,但我必須承認,這是我的一個失誤。
以上種種茫然困惑,都在我的不斷寫作學習之中,與杠精們的撕比之中,讀者大大們不斷的提醒之中,漸漸了然了。
期間,為了寫清地理環境,我買了《中國歷史地圖集》。
為了塑造薩布素這個人物,我讀了《薩布素將軍傳》。
為了讓武器的技術發展歷程更加真實,我買了《世界火器史》。
為了搞清清朝經濟數據,我讀了一些列論文資料。
為了寫好蒸汽機,我仔細研究了蒸汽機工作原理圖,了解了蒸汽機的發展歷史。
寫完《經濟大清》,我由衷的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
我現在知道,滿族人從不姓名連讀。
我現在知道,早期火槍的威力,與準星、照門、膛線、火藥、彈頭都有很大的關系,所謂的火繩槍、燧發槍只是其激發方式不同,與威力并沒有太大關系。
我現在也知道,蒸汽機根本不是燒開水把蓋子頂開這么簡單,制約蒸汽機發展的一直都是能效比。
我現在還知道,清朝不是人人都要自稱奴才。康熙年間,也不是人人都要剃發易服。
從更加宏觀的角度講。
我懂得了如何調整心態,看待杠精們的無知言論。
我懂得了了解市場的重要性,小說設定的重要性。
我懂得了網絡小說如何構思行文,如何撐起動輒幾百萬字的內容。
但最終要的是,我明白了,寫一本小說,要肩負多大的責任,下多大的決心,做多少的準備。
有了完本《經濟大清》的經歷,往后寫作也好,學習工作也好,都可以像寫《經濟大清》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的走下去。
三、人物
1、胤祚。
起初這個主角,我想寫的是康熙的四阿哥,也就是雍正,但后來覺得雍正是要做皇帝的人,每天的生活太過無聊了。
而后查了查康熙的子女,發現康熙的第六個兒子,胤祚六歲早殤,一片空白,很適合拿來做個小說的主角。
于是,我小說的額主角就這么稀里糊涂的定下了。
相信大家也都看得出來,胤祚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本人。
一開始主角待人處事的方式,基本就是我的翻版。
所以說,不少讀者吐槽,這個主角很廢物,或者這個主角很多想法很幼稚,很愚蠢。
從某種程度上,這些吐槽都是對的。
剛寫書時,我查了清朝皇子培養制度,我頓時崩潰了,一年只休息五天,其余時間從早到晚,一直上課,四書五經、外語騎射,無所不學。
康熙這個變態甚至號召學一篇文章,要讀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這樣才能算學過了。
我當時就心想“沒有素質教育的嗎?沒有吃喝玩樂的嗎?說好的皇二代呢?快救救孩子吧!”
我是文科生,上學時,文章總是會被當做范文的那種,政史地也很好,背東西水平一流。
但把我丟到大清去,接受清朝皇子的這種教育,我竊以為,還不如殺了我。
令人詫異的是,在這種殺人般的填鴨教育下,清朝皇子竟然各個學業一流,就連末代皇帝都能接近于國學大師的水平。
我只能說,這些人都是變態。
所以,在變態之中,我一個正常人成了倒數第一,簡直是異常合情合理。
已經習慣了主角們套著光環碾壓古人的讀者大大們,覺得主角是個廢物,也可以說是極度合情合理。
再后來,主角對女主很退讓啦,或者是找晉商合伙做生意啦。
這些事情,也都是我設身處地的正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