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她們經水路到達了東明境內,又雇了輛馬車走了三天的路才來到了杭城。杭城還和記憶里的一樣,最熱鬧的地方便是繡品鋪了。
杭城的刺繡之所以有名,是源自這里的一種古老的技藝——杭繡。杭繡的繡法紛繁復雜,其繡出的物件兒活靈活現,比實物還真上三分,非一般人能夠駕馭。因會杭繡的人并不太多,繡品遠不能滿足客商的需求。物以稀為貴,其價格也高得離譜,是尋常繡品的十倍以上。在這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他們買回這些珍貴的繡品,預備著在當地賣個好價錢。即便是在京城,若是誰家小姐穿了一件用杭繡繡成的衣裙,定是會被人高看一眼的。
晴暖雖沒有杭繡的衣裙,但卻掌握了杭繡的技法。至今,她都還能清晰的記得在她十歲那年,母親見她的繡品已很是精美,便著手親自教她杭繡。母親的杭繡是從杭城嫁到老家的親戚那兒學來的,那親戚見母親是塊好料子,便主動傳授了她杭繡的技巧。
母親在一開始便告知晴暖,杭繡是十分難習的技能。可年幼的她并不以為然,認為其不過是略微困難而已。她心高氣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就在她學習了兩日后,她就發覺是自己太過驕傲了。杭繡,真的不是輕而易舉即能學會的。她潛下心來認真地練習了一年,才勉強繡出了點兒樣子。直到三年后,她的那幅春雀報喜圖,才終于讓母親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她想著往事有些傷感,沒想到母親的傾力相授,讓她如今多了個謀生的手段。不過,當務之急是找個客棧,好好地休整一番。特別是靜悠,一路上跟著她們到處奔波,早已是疲憊不堪。
第二日上午,在客棧休息了一整日后,晴暖便著手尋找可以租賃的宅院。因杭城常有商人往來,所以房子很是好找。兩日后,她們便搬入了一個小四合院。這四合院雖是稍稍偏遠了些,但好在離最熱鬧的街市也就只有兩盞茶的腳程,亦還是十分方便的。
她們買來生活所須的物件兒,將這地方好好收拾了一番。在繳了房東一年的租金后,她們便正式在這里安家了。
而在南徑那邊,管家已經把晴暖失蹤的消息和一封在書房里發現的信件先后傳到了西齊。
在接到晴暖失蹤的消息時,方明心急如焚地出了京城。可就在他出城不久,皇宮內卻傳來消息說太子身中劇毒,性命垂危。他左右為難,最后只得狠下心又掉頭回到了城里。不過這一次,他是直接策馬來到了皇宮。太子病危,怎能讓老二趁機囂張。有他在,老二休想奪嫡。別忘了,太子還有兩個嫡出的兒子,再怎么也輪不上他。
就在方明和二皇子暗中較勁兒時,晴暖親手書寫的離別信傳到了他的手上。他躲在角落里一字不落的看完信后,瞬間將那寫著娟秀字體的信紙撕得粉碎。果然,他猜得沒錯,他的暖暖是自己離開的。她要他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她難道不知道,他的幸福就是她嗎?
他蹲在地上,雙手抓扯著頭發,接連經歷的打擊讓他心力交瘁。不知不覺中,眼淚便再也控制不住地流淌了下來。
htts:k5988055186560ht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e。閱讀網址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