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怨,命運之錯。
不怕旅途多坎坷。
向著那夢中的地方去,
錯了我也不悔過。
人生本來,苦惱已多。
再多一次又如何。
若沒有分別痛苦時刻。
你就不會珍惜我...”
1997年的深秋,大連的街頭刮著西伯利亞襲來的寒風。
雖然天氣很冷,但老王披著一條毛巾擦著汗,穿著一個小跨欄背心兒。坐在小賣鋪門口,在他不遠處,就是國足駐地東方大廈。
老王家里有地,但都給親戚去種了。
他只身一人來到大城市,打工賺錢,補貼家用。
有錢的時候喜歡和工友們玩上兩把,沒錢的時候喜歡像現在一樣花一塊五買一瓶橙子味的汽水,坐在小賣鋪的窗口前,一邊喝著汽水,一邊看著中國隊的比賽。
“TMD,這球踢的真臭!”
“這么好的機會怎么能不進呢?”
“嗎了個巴子的,這外國人竟然下黑腳?”
“艸,這踢的什么玩意!”
小賣掉掛在頂梁上的電視柜中,有一個17寸的小彩電,屏幕中正在播放著中國隊和伊朗隊比賽錄像。
算上直播,老王這場比賽都已經看過兩次了。現在看第三遍,卻怎么也看不夠。
“中國隊這兩下子太軟了,要俺家娃在上面這么踢,我非得把他腿踢折了不可!”
老王就是這樣的球迷,每次看球都能帶入其中。90分鐘的比賽,仿佛他也在賽場上飛奔過一樣。
比賽來到了最后關頭,張曉瑞打入一球把比分扳成2比1,老王高興得站起身舉起雙臂歡呼。
興奮之余,一把抄起桌面上還剩不多的汽水,一把把吸管拔出去,對著瓶口吹了起來。
他知道,如果這次再不痛快一下,后面的劇情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果然,當看到伊朗隊竟然連續第三次踢點球時,老王恨不得一把抄起瓶子摔得粉碎。
一直以來,中國隊的比賽總是那樣讓人揪心。
從去年亞洲杯開始,中國隊開始陸續踢出幾場好球,拿下幾個冠軍。但總體上來說,雖然國際排名提升了,但整體的水平還是介于亞洲一流和二流之間。
現在在德黑蘭又吃了一場敗仗,球迷們怎么看怎么憋屈。
“這球怎么踢的,要是把李鉄這樣的小將早點換上場就好了啊!”
球迷們不懂足球,他們只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和喜好來做一個“事后諸葛”。
他們沒有想過,如果李鉄早一點上場或者甚至首發,在面對體力充足的伊朗大軍時,這個年輕的健力寶球員能否頂得住那么大的壓力。而在拉德看來,李鉄那個時候上場是最合適的時候,也是能把自身能力發揮到最大的時候。
至于比賽的勝負,能踢成2比3,已經極大的出乎拉德意料了。
“千山萬水腳下過,
一縷青絲掙不脫。
縱然此時候情如火,
心里話兒向誰說。
我不怕旅途孤單寂寞,
只要你也想念我...”
隔壁的音像店一曲唱罷,老王瞅了瞅墻角上的掛鐘。拍拍屁股站起身,把手中的玻璃瓶朝穿戶口里一遞。
售貨員接過瓶子,拿出一張五毛紙幣拍在桌上,便去招呼其它的顧客。
老王接過錢,把錢塞進褲兜,咂么咂么嘴,又從屁兜里掏出一張存折,細數著上面的數字。
“過兩天又是咱們主場了,除了給娃他媽和老娘寄的錢,我還能剩下...”
算了算,老王狠狠撓了撓頭,“QTMD,管他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