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就和老板請假,他不給我也去看!錢不夠花了找老張借,我就不信他不借我!”
打定主意后,老王的臉上又露出第一口喝汽水時滿意的模樣。就這樣,老王帶著一張笑臉,身影消失在工地的大門后。
兵敗德黑蘭的消息比中國隊先傳回國內,球迷們在知曉全部過程后氣憤填膺。
一個個破口大罵著國際足聯和那個黎巴嫩裁判,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動筆寫信,要足協幫中國隊討回公道。
“我們沒有輸!”
《體壇周報》第二天的報紙用兩張照片作為主旋律,一個是張曉瑞射門得分,一個是歐楚良撲點的那一瞬間。
單看這兩個精彩鏡頭,任誰也不會想到中國隊最終還是輸掉了比賽。
“這是一次野蠻的掠奪,伊朗人奪走了本屬于我們的勝利,為的只是他們自己的出線權。”
“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我們對伊朗做出最大的譴責!”
“卑鄙的勝利!”
《大連日報》也同樣用這樣的方式,告知球迷們隊員們在客場遭到了怎樣的“待遇”。
“我們從下飛機,就遭到了伊朗人的‘特殊對待’。衣食住行,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阻撓我們取勝。”
“在比賽中,隊員們不但要忍受著高溫,還要忍受著全場十萬多球迷的噓聲。”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隊員依舊頑強拼搏。不但在比賽最后時刻打入一球,甚至還有扳平比分的希望。”
“但這一切,都被一個裁判毀掉了。”
“中國隊本來可以兩次拒絕伊朗隊的點球,但是這一次,神仙輸給了凡人。”
“伊朗隊用這樣的方式贏得了勝利,難道國際足聯不應該有所表態嗎?”
一時間,國內《青年晚報》、《上海青年報》、《足球報》等所有體育報紙都報導了這場比賽,中國隊在比賽中遭遇到的不公對待也引起了亞足聯的注意。
王軍生回國后第一時間電報亞足聯,把所有影像和紙質材料遞交上去,要求國際足聯對伊朗隊以及這場比賽執法的裁判組進行審判。
如果不討回公道,不排除棄賽抗議。
當然,足協只是說說而已。但這次強硬的態度卻讓亞足聯以及國際足聯明白,中國再也不是之前那個好欺負的國家。
一直以來,中國在同西亞球隊的比賽中都會受到裁判的偏向。但像這次一樣“明目張膽”的,還是頭一回。
任誰都看得出,這次裁判的偏向也太露骨了。
連續三次點球,非得把球罰進了才算完。
一時間國際足聯立刻行動起來,暫時停了這場比賽裁判組,并派出專員進行實地考察。
“相信過不了多久,國際足聯便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復。”在接受國內記者采訪時,王軍生這樣說道。
這次德黑蘭的兵敗,在中國民間引起極大的反響。
在這之前,每次中國隊敗北的消息傳來,都是不敵弱隊或者被弱隊反殺。球迷們嘆息之余,心中也充滿了懊惱。
但這次不同,這次敗北的消息傳回國內后,所有球迷都怒氣沖沖,一個個發聲抗議,要求得到公正的對待。
黃見翔借此在專欄中寫道:“兩種不同的心境,兩種不同的足球制度。為中國足球帶來了新生,也讓廣大球迷們看到了中國足球在進步。”
“中國隊就是因為強大了,所以敵人才害怕了,不得不采取一些‘小手段’來和我們制衡。”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繼續強大,強大到對方拍馬也趕不上。要知道,在絕對的優勢面前,任何小伎倆都是紙老虎。”
“只要中國隊足夠的強大,總有一天,勝利終究是屬于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