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心痛。
登喜路杯之后,朱光護休息了半個月,又應足協要求,于上海召集國奧,進行為期兩周的集訓。
這次國奧召集就不是像上次全替補了,遼足回國后也帶回去大部分主力,讓這支球隊至少多出五成戰斗力。
除了國奧,徐跟包率領的大連萬達也來到這里。
徐跟包是上海人,年初的時候,他就率領萬達來到這里備戰亞俱杯的決賽圈。
萬達選擇臨近寧波的上海郊區松江集訓,這里是申花的地盤。但是隊員都對這里的設施和環境極為滿意,于是堂堂的甲a冠軍也好不知恥的將國內最強勁對手的地盤選位外地營地。
現在萬達又悄悄奔赴松江,備戰十天后的超霸杯。
目前萬達已經從東亞賽區脫穎而出,半決賽將迎戰伊朗的埃斯特格拉爾。
再加上本地的申花,不少球迷還以為這是到了海埂。
朱光護、徐根寶的個人選擇無意中挑戰了中國足球界的某些傳統思維。
在舊思維里,大凡備戰某項重大比賽,訓練營總應是氣候等條件與比賽地相仿的地區。但上海的地理文化環境不論與韓國、越南還是與重慶、綿陽都迥異。
上海冬季的陰冷與夏季的酷暑都令來自其他地區的人極不舒服,與四季如春的昆明確實不能相比,何況海埂基地還有高原優勢,這點徐根寶及朱光護是十分清楚的,但他們還是不愿去海埂。
不久前昆明集訓引發了一場爭論某些人一成不變地強調海埂優越的自然條件,而對顯而易見的缺陷熟視無睹。如糟糕的伙食、寒酸的住宅、醫療康復設施以及坑洼不平的場地。即使自然條件方面,不便的交通,閉塞的信息,也使在其中的人抱怨不已。在基地內,連上網都成奢望,一些過時的體育報刊都能成為教練球員眼中的俏貨。
目前甲a各個隊伍都擁有自己的公寓式訓練基地,外出比賽住的是三星級以上的賓館,每人每天的伙食費達到幾十塊錢。
在這樣的條件下,很少有球員能夠接受海埂落后的條件。
在冬訓期間,申花就有幾名外援受不了海埂的伙食。跟隨其他隊伍一些老隊員一齊,到外面的餐館里開開葷。
不少外援抗議這里不像是訓練場更像是集中營,在如此“民怨”下,足協也開始考慮要不要繼續增添一下海埂的配套設施。
但即便如此,剛剛回國的遼足也在和其他甲b隊伍堅守這里,進行集訓。
同萬達一樣,遼足也在備戰超霸杯,并且這可是拉德接手后的第一戰,自然不得馬虎。
張玉獰和曲圣青等人天天和格羅索等人吹噓自家主場多么奢華,但看到海埂的配套設施后,馬特拉齊等人還是免不了失望。
對這三名外援來說,就只有馬上到來的超霸杯值得期待了。
這幾天的米蘭內洛,李鉄開始越來越融入球隊。
安布羅西尼和阿爾貝蒂尼兩人十分苦惱,因為他們很難在1對1的情況下從李鉄身邊突過。而這在扎切羅尼眼中是絕對不行的,連球隊新丁你都沒辦法招架,你憑什么進入米蘭的大名單中?
不止是上述兩人,其它人也都哭喪著臉。
齊格“我可是世界級球星啊,米蘭把我買來,難道真的舍得讓我坐冷板凳嗎?”
恩戈蒂“嗚嗚嗚,老大再給我一次機會吧!左后衛的位置我可以讓出來,讓我試試左中衛吧!”
阿爾貝蒂尼“我是元老,我是元老啊!不要把我當新人看到好不好?”
安布羅西尼“一直以來不是把我當明日新星來培養嗎?咋陪著陪著換人了呢?”
博班“麻蛋,老子老了是老了,你們誰敢動我?”
赫爾維格“我是親信,我是主教練的親信!!!”
古麗“不是輪到我了么?咋這么快就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