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口稱“陛下厚恩,末將敢不以死相報?”
臺上的帝乙含笑擺手道“楊卿居功至偉,稍后朕另有封賞,卿只在家中候旨便是。”
“謝陛下隆恩!”楊烈再次拜謝之后,方才起身上了坐騎。
這一場大閱至此已近尾聲,說到功勞,聞仲這一軍統帥才是真正的首功,但他總不好在臺上自吹自擂,對此自是一字不提。幸好帝乙為一代英主,當然不會犯下這等低級錯誤,早已提前做好準備。等到將選出來的所有人馬檢閱完畢,當即親自宣布了對聞仲的封賞。
因聞仲位極人臣,權柄官爵只在帝乙之下,與首相商容并列,所以這封賞多體現在封地和財帛方面。
只是帝乙也知道如此封賞實不足酬答聞仲之功,于是將身上佩戴的那柄寶劍賜予了聞仲。此劍雖然比不得傳說中的大商鎮國神器“飛龍斬將刀”,卻同樣是帝王威儀的象征,他將此劍賜予自己的聞仲,其中的意義絕不僅是嘉獎。
待到聞仲當眾謝恩,此次大閱算是圓滿結束。
因楊烈等將領還要安頓各自所部人馬,所以楊劫兄妹未能與父親一起歸家,只得先去在家門前翹首以待。
大約小半個時辰過后,街道遠處傳來一陣轟隆隆沉悶而急促的蹄聲。
“來了!”已哭得眼睛紅腫的楊劭和楊勛兩兄弟當時精神大振,迫不及待地跳到街心張望。
楊劫也牽著的楊艷小手走下臺階站到路邊。
一行十數頭已經卸去重甲的赤莽牛以與其體型絕不相稱的速度疾馳而來霎時便到了楊府門前,當前的一個騎士正是楊烈。此刻他也卸下甲胄,換上一身合體的武士勁裝,外面罩了一件玄色大氅,雖然仍是一副軍中硬漢本色,卻已少了幾分副披掛時的肅殺之氣。
“孩兒們,”那頭格外雄壯也似頗為通靈的赤莽牛在楊劫兄妹四人面前倏地定住,楊烈飛身而下,神色有些激動地喚了一聲,腹中的千言萬語翻滾半晌,最終卻只頗為笨拙地擠出一句話來,“為父的回來了。”
楊劫心中雖還是難以除去那一絲別扭的感覺,畢竟他前世活到而立之年,比眼前的楊烈只小了十來歲,故此總少了一點做人兒子的自覺。只是如今的他已融合了此世的記憶,無論從血脈上還是情感上,眼前之人都是自己如假包換的父親,當時他腦中同樣閃過千言萬語,最終也只能規規矩矩地施禮道“孩兒恭賀爹爹凱旋!”
看到楊劫施禮,飛揚跳脫的楊劭、楊勛以及精靈古怪的楊艷也都老老實實地站到自家兄長身后,依樣畫葫蘆地施禮道“孩兒恭賀爹爹凱旋!”
與兄妹四人一起在門前迎候的一眾護衛仆婢則在后面拜倒下去,異口同聲地高呼“奴婢等恭賀老爺凱旋!”
楊烈先是愣了半晌,眼前這一幕與他想象中兒女繞膝承歡的景象大不相同,但看到三個年幼的兒女和一眾下人盡都如此知禮受禮,自然是長子楊劫平日治家有道。自己一去數載,妻子去世后,本身還是一個孩子的長子不僅要撫育年幼的弟弟妹妹,更要操持偌大家業,其間的辛苦實在一言難盡。一念及此,他當即上前用手扶起楊劫,將一只寬厚有力的手掌放在楊劫已頗為堅實有力的肩頭,溫言道“好孩子,這幾年實在辛苦你了。”
感受到肩頭那只手掌中傳來的溫度,楊劫心頭那一絲別扭的感覺漸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