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支離破碎,腐爛不堪,拼湊起來勉強能認清大致輪廓,對“海族”的定向研究幫助不大。
此后很多年,一直到今天,人類也沒能找到第二個“美人魚”,不僅沒有活體,連尸體也沒有一個。不過任舊可以判定,受靈氣復蘇的影響,海洋里確實存在傳說中的“海族”,并且進化出“靈智”,可能她們生活在海洋深處,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
關于“美人魚”的討論貼,至今還有很多人追蹤更新,陳煜曾瀏覽過很多帖子,具有神秘異域氣息,照片中的“美人魚”確實是人身魚尾,不由想到,她們在海里暢游將是怎樣的畫面?總而言之叫人印象深刻,和傳說中、影視劇中的形象差別不大。
“希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見吧。”
陳煜小小感嘆一下,連忙繼續答題。
選擇題一共十二道,總體還是比較簡單。
一口氣做下來,陳煜只花了不到十分鐘。
接下來是簡答題。
公元2040年八月,位于國內西北荒原高索防區的一座亞金礦,在持續開采作業中,不幸發生滲水坍塌事件,共有一百三十余名曠工罹難,相關組織和公司立即組織救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伴隨著救援工作的進行到結束,沒有發現一具遇害者的尸體,一百三十多個人,仿佛就像人間蒸發了,這就是著名的“亞金礦迷案”,請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實際情況,仔細分析曠工的去向?
“這題……”
首先,肯定要對這段歷史各處細節很清楚。
其次,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定論。
看似主觀性太強,實際上并非如此。
陳煜稍加思考,提筆寫道
“這座高索亞金礦屬于超大型礦場,亞金作為煉金的主要材料,因擁有極其優秀的柔韌性和延展性,以及高出普通金屬數倍的密度,從而被廣泛運用于武器制造,例如亞合金穿甲彈,亞金戰刀,亞金納米防護服等等。正因如此,全球市場常年供不應求,所以這座亞金礦連續開采了近十年,由于管理不善,過度開采,設備老化,安全措施不到位,礦內的通道錯綜復雜,宛若迷宮,傷及山體的主體結構,為災難埋下了伏筆……”
“第一種可能,一百三十名曠工中,在危急存亡之際,有人覺醒了空間轉移神通,在事件發生前后,將所有人轉移到其他地方或者位面……”
“第二種可能,這座亞金礦礦井深達千余米,在事件發生時,曠工們組織聚在一起,等待救援,可曾想西北荒原地下有流沙,在發生第二次坍塌的情況下,墜入礦井,漸漸被流沙卷走……”
“第三種可能,西北荒原環境惡劣,資源貧瘠,物種豐富度相對較差,不過數量稀少不代表沒有,這片廣袤荒蕪的地域,一直都是死亡蠕蟲的棲息地,它們體長可達十多米,性情兇猛,恐怖怪異,以伏擊的方式捕食獵物,它們生活在地底世界,動作靈活迅速,人類對它們還知之甚少,可能是蚯蚓,沙蟲等蠕蟲的變異種,礦工們大概率被死亡蠕蟲瓜分吞食……”
以上三種就是最有可能的可能。
想了想,陳煜寫下第四種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