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
此人的話提醒了李慢侯,將他放開“都滾!”
那人身材不高,看了高大的李慢侯兩眼,憤憤的一擺手,招呼手下人去其他地方發財去了。
地上散落了一地的物件,大都是一些衣服,沒什么真正值錢的東西。
“就為了這些東西?”
李慢侯問道。
張三招呼手下一邊撿東西,一邊回答。
“爺爺,您是不知道,這些可都是蔡府小姐少爺們用的上好料子,放到平時,可值老了錢的。不是宮里賞賜的,至少也是制造局的官用。”
李慢侯點點頭,蔡府也就能撈點衣服之類的,真正值錢,并且能夠帶走的,都有組織的搬運走了。
但對這些東西,李慢侯卻不感興趣“都是一些垃圾。張三,想不想發財?”
張三猛點頭,他是汴梁城的土著,蔡府招來的低等家丁,沒什么背景,蔡京逃跑的時候也沒帶他,帶他他也不會跟著走。
“爺爺,瞧您說的,發財誰不想啊。怎的,您有門路?”
李慢侯道“當然,不然我說什么?!?
李慢侯幫張三,目的并不單純,說實話,他從小到大還真沒跟什么人打過架,剛才不管不顧就沖了上來,沒有特別的激勵,他是不會那么沖動的。
在城外的時候他就明白,想活下去,度過難關,靠他一個人是不可能的,他需要幫手。恰好碰到了張三這些熟人,只能先拉攏他們。
“廚房你們知道吧?”
李慢侯問。
“我知道?!?
跟張三手下一起在地上撿衣物的金枝突然喊道,她確實知道,她去過不少次。
“那就去廚房?!?
一群人呼啦啦跑向前院,蔡府很大,蔡家子嗣眾多,除了老大蔡攸早早得到皇帝賞識,賞了宅院,其他兄弟都跟蔡京住在一起。
因為人多,蔡府的廚房極大。有一則傳聞,某個文人,在街頭賣了一個婦人做小妾,婦人說他是蔡京家包子廚的人。有一日文人讓小妾給做包子,小妾卻說他不會,文人疑惑,問她不是在蔡京家做包子的嗎,小妾說,她只是包子廚里切蔥絲的。
這個笑話說明蔡京家的廚房非常大,做包子都有專門的廚房不說,而且分工十分明確。盡管故事可能是假的,卻是作者對蔡京這樣的權貴家庭的認識之上編出來的。
蔡京家的廚房當然沒有故事中那么夸張,但確實很大。各方各院都有小廚,但蔡府有一個總廚,蔡京常常辦宴會,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廚房,光各地廚子就有百人,比后世一個大酒店的廚房還大。因為他不僅每日供應蔡府上下近千人的飲食,還常常要為大批達官貴人制作復雜的宴席。
廚房這里竟然沒什么人,別人的眼光大概都盯上那些蔡家遺落下來的衣服布料,或者花瓶瓷器等物了。
“找找,看有沒有糧食?”
糧食才是李慢侯最大的目的,等金兵兵臨城下,開封斷了外援,手里有糧才不會餓死。到時候誰手里有糧,就什么都有,糧食等同于生命。
“放肆!”
一聲暴喝,突然從廚內傳了出來,一個膀大腰圓,肚子尤其圓得矮胖中年漢子跳了出來,手里拿著一把發亮的菜刀。
張三他們嚇了一跳,看到刀也害怕,不敢再動,都拿著哨棒,對著矮胖漢子,互相威脅。
“仗著人多嚇爺爺?”
矮胖漢子色厲內荏,突然朝后面喊了一聲。
又有兩個年輕漢子跳了出來,手里同樣握著菜刀。
李慢侯并沒有上前,而是將包袱放在一旁的廚案上,將自己的頭盔掏了出來,動刀了,安全第一,糧他是一定要搶的,即便要動手,也不能退縮。
“別打。別打,鄭大官是我!”
金枝躲在后邊叫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