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一邊跟茂德帝姬商量措辭,一邊寫上自己的建議。
對目前的朝局,惡意猜度。趙構不愿意爭皇位,可能出于對皇位危險性的恐懼,兩個皇帝被當做俘虜帶走,還指名道姓要抓他,他怎敢這時候當皇帝刺激金軍,金軍每年都南下,誰敢說明年來他不會被帶走;可他選擇支持鄆王后,鄆王一登基,就把他派到開封,頂在第一線,很難說沒有借刀殺人的想法。
趙楷還下詔免除河北地區賦稅。其實那些賦稅也根本收不上來,金軍兩次縱橫河北,黃河以北地區的生產遭到破壞,大量老百姓吃不上飯,以前只能造反,現在卻有了更好的旗幟,那就是義軍。上百萬各種義軍,說是義軍,跟土匪也沒區別,到處劫掠,搶劫金軍不多,搶劫老百姓更多,他們只是為了活下去。
接著要求江南各地將賦稅遞解到南京去,將南京應天府當做抗金后方,這也沒問題,哪里有運河連接開封和江南,又是都城,很合適作為后方。
但是李慢侯擔心宋城這個所謂的南京根本守不住,開封都守不住更何況這里。開封到南京,地形上屬于河南平原,金軍過了黃河,能兵臨開封城下,其實也可以兵臨宋城城下,不過一兩天就能開過來。
“遷揚州似更穩妥。允康王戰之不利,退守南京!”
李慢侯的建議是,將指揮中心后撤,將黃河作為第一道防線,黃河守不住的可能性更大,允許康王帶兵退守南京。皇帝坐鎮揚州,將淮河作為第二道防線。水網密布的淮河流域,更有希望抵擋住金軍騎兵。
這些設計都很容易說,估計朝臣們也討論了不止十套方案,關鍵還是在于執行。
所謂百萬義軍,其實完全靠不住。基本的糧食都供應不上,武器裝備更是沒有保障。
“擇精明強干之將,北上河南,聯絡義兵,騷擾金軍后方,阻斷糧道給養。擇有序之正兵退守黃河,留老成之官整頓淮河防務。”
在李慢侯的計劃中,那些義兵的作用,最大只能起到騷擾作用。讓他們在敵后游擊,可能是對他們最好的結果。北宋不能用這些人,遲早他們會被金國詔安。現在最重要的,是將正規軍組織起來,讓他們能夠有效抵抗敵軍。
這很難,歷史上,趙構一直沒有整頓軍隊,一個勁的逃跑被批評為最大失誤。可是當北方的軍隊沒有軍餉,不斷嘩變的情況下,其實很難完成整頓。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宗澤在開封留守期間,做的就很好,甚至還儲備起了大量軍糧。
將有秩序的軍隊往南收縮,一方面是利用地利打擊敵人,另一方面也更便于征調江南的物資維持給養。
“差不多了。說再多也是紙上談兵,最終是要有人去做事的。”
李慢侯放下筆,對自己這些建議并不抱希望。能紙上談兵的人太多了,能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太少了,這是宋朝最大的問題所在。
茂德帝姬道“計劃周詳,皇兄若用此策,當能守住半壁江山!”
李慢侯嘆道“公主你也是紙上談兵之輩啊。事情就壞在這了。”
茂德帝姬不服“明明就是周詳,怎的就是紙上談兵了?”
李慢侯道“你說皇帝用我這些諫言,能守住半壁江山,如果守不住,皇帝要不要問罪于你,或者問罪于我?”
茂德帝姬搖搖頭“你這人全無道理。你秉公諫言,我實心稱贊,為何要問罪!”
李慢侯道“這就是問題所在。大宋的道理,早就沒道理了。若我是幕僚,你是重臣,我出謀,你決斷。勝了,功勞在你,敗了罪責在兵將。做決斷之人,毫無罪責,豈有此理!你記得好水川,記得任福否?”
茂德帝姬點點頭。
好水川戰役,是李元昊時期,發動的對宋朝最大的勝利之一。李元昊在這里設伏,宋朝文官韓琦派大將任福領兵出擊,告訴任福說,要任福按照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