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步不遵照,哪怕大勝了,回來也要問他的罪。
戰斗的結果是,任福派三萬大軍,被李元昊親帥十萬精兵全殲,任福和他的兒子一起戰死沙場。戰后罪責全都是任福沒有按照韓琦計劃出兵,任福父子戰死,卻成了替罪羊,韓琦坐鎮后方,高談闊論卻只是貶官,過不了幾年就又官復原職。
做方案和計劃的人不用負責,就傾向于冒險。后世的金融危機,往往就是一些大銀行不顧風險的去投資那些風險大收益高的項目,原因就是職業經理人不需要為失敗負責,但盈利豐厚的話,他們卻能獲得高額獎金。宋朝的文官也是如此,所以才表現出極端情緒,當種師中要求繞山地攻擊金軍側后方的時候,朝廷文官聽信金兵撤退的消息,擔心功勞跑了,強令從正面出擊,結果在平原上西軍精銳被金軍騎兵殲滅,種師中戰死沙場。
李慢侯道“決斷之人,不須承擔任何罪責,或者大罪小罰。那些要賭上身家性命,去前線廝殺的兵將,卻沒有任何發言權,這是最大的問題。有一個詞匯叫做權責一致,我們現在就是上位者有權,卻不用擔責,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任性做決定。”
茂德帝姬搖頭“你這說法過于危言聳聽。若有老城某國之臣,自然會有公斷。”
李慢侯苦笑“把軍國大事寄托于老成之臣的德行,也很危險。金兵南下,開封城里的臣子,哪一個不是有德行之人。李綱主戰,有德行否?”
茂德帝姬點點頭“若不是上皇不聽李綱之言,豈能落到如今的地步。”
李慢侯又道“唐恪主和,就毫無德行?”
茂德帝姬搖搖頭“唐恪簽名公推張邦昌后服毒自殺,似有愧疚之心。德行無虧。”
李慢侯道“瞧瞧。朝廷的事情就是讓這些德行高尚的人一步步搞到現在的。”
茂德帝姬還是不認同“你說的也未全對。你先考慮一下,該如何讓柔福引薦你吧。”
如何引薦?
趙楷假死脫身,他親妹妹則是假扮失蹤,被茂德帝姬帶出來的。救援公主這個功勞,李慢侯認領了。有功勞,也未必會被任用。即便救公主的功勞不能忽視,趙楷被迫封賞,也未必會按照李慢侯的設想來。
要讓趙楷給李慢侯一個他想要的職位,李慢侯當然有辦法
“讓公主去罵他!”
“罵?”
茂德帝姬一驚
“柔福怎能辱罵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