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這算是他的臨時上司。
賈敦詩告訴李慢侯,流寇三天前出現過一次,試圖劫掠北神鎮,被他派兵出擊趕跑了,這兩天沒有動向。李慢侯請求主動追擊,上次他不敢追丁進,全軍上下恥辱,這次有了戰馬,沒有任何避戰的道理。
賈敦詩也同意,反正不是他拼命,打的好,他還能請功,打的不好也不會受罰。
修整了一日,第三天大早出發。
從北神鎮渡過淮河,向北追蹤。讓牛仲帶兵壓后行軍,李慢侯與林永騎馬探路。親自探路的目的,主要是跟林永學點本事。這林永是西軍都頭,有帶一百人的經驗,打過不少仗,打過西夏人,鎮壓過方臘起義。
林永信心很足,他告訴李慢侯,打方臘這樣的起義軍,跟現在一樣,找到他們比打敗他們難。他很擅長追蹤,很快就在河北一個村莊里找到了消息,有樵夫說昨日出門打柴,見過一群匪人。
林永說,這些土寇,一定會繞開大道,但一定會靠近村莊。
繼續往北搜尋,野外扎營,清早追擊。晌午,在金城鎮以北五里外追上了一伙人馬。
相距五六百米,看到烏壓壓一群人,聚攏在一個土丘上,如果是平時,李慢侯甚至不會以為這是一群土匪,只會以為是路人,他們推著大量獨輪車,男女都有,而且大多是女人,少數是男人,也沒見拿著武器。可是林永篤定,這些都是土寇。
李慢侯問他該不該殺過去,要怎么殺。他對屠戮婦孺,實在是不忍心。
林永反而建議撤兵,理由是沒看到青壯,懷疑這些老幼只是誘餌。他建議立刻撤退,匯合主力,調查清楚在做計議。他從這些老幼的數量判斷出,土匪青壯人數不會少于五百。
李慢侯從善如流。立刻調轉馬頭,向金城鎮方向撤退。結果反而在這里撞上了土匪青壯,倒不是他們在打埋伏,只是巧了,狹路相逢,給撞上了。
遠遠看到這群人,人數眾多,加上陣型散亂,看著氣勢驚人。林永卻大笑說是草寇,根本不懂排兵布陣,竟然建議換騾沖陣。
李慢侯十分猶豫,這群人呼啦啦一大片,看著排開了一里地。有的騎馬,有的騎驢,更多的騎著騾子,不過他們的騾子跟李慢侯挑選的大青騾子還不一樣,高矮胖瘦都有,顯然他們并不挑揀。即便這些人是烏合之眾,但人多勢眾,四十幾個人去沖陣,不是找死?
李慢侯正要反對,林永卻下命令“娃娃們。換馬。殺賊了!”
四十幾個騎兵齊齊下馬,爬上騾子。他們身披重甲,操縱著騾子緩緩向前騎行,隊形越來越緊密,幾乎腿挨著腿,肩并著肩。接著拍打騾馬,慢慢加速,最后突然高叫著,嗷嗷沖向敵群中,手里揮舞著長矛、大刀之類的長武器,全都伸向前方。
李慢侯臉色醬紫,他被忽略了!他是主將,可這些西軍,在林永用陜西話吆喝了一聲,竟然都拋下他這個主將殺敵去了。
遠遠的一片麥田邊,李慢侯一個人騎在一匹川馬上,陪他的只有他的那頭騾子,剩下四十幾匹川馬四散開來,各自跑到旁邊的水田里啃食青苗。
發愣的空兒,林永已經帶人殺進了敵群之中,如羊入虎口,直接鑿穿敵陣,而那呼啦啦一片的匪軍直接被打蒙了,四散潰敗,林永他們則陣型散開,揮舞大刀、長槍,來回沖殺,許多人倒在地上。
戰斗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一片土匪,跑的跑,死的死,林永他們則看著逃跑的敵人,并沒有去追擊,而是打騾慢慢回到李慢侯這里。
李慢侯有些發愣,這就是打仗?
林永看到李慢侯鐵青的臉色,一步躍下騾子,跑過來跪在馬前。
“卑職未及請示,擅自出戰,可是機不可失,請大人見諒。”
李慢侯很生氣,他想到了很多條陣斬大將的故事,剛才在他們殺完匪徒回來的時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