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比例,就好像收稅,富人交的更多,甚至可以采用累進制,級別越高的官員,罰錢的比例都可以更高。可這依然讓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朝廷的罰俸制度,一罰就是一年、半年,可依然無法約束官員,因為官員們會有其他收入渠道。甚至能當官,有的人家里本就有錢,根本不在乎,有錢人家更容易培養出考中進士的孩子。
所以“以后違反了軍規,該打板子也得打板子。”
軍規是要所有人都服從的,李慢侯一向愿意跟別人商量。
可是眾軍官依然吵吵嚷嚷,說打板子不合適,打了也沒意思。幸好不是文官在這里,否則他們該拋出一套刑不上大夫的理論了,這些軍官主要是西軍出身,一群粗坯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李慢侯咳嗽兩聲,決定給他們講一個故事。
“金國你們都知道吧。金國的皇帝叫完顏吳乞買,他是金國開國太祖的弟弟。金太祖叫完顏阿骨打,因為金國太窮,阿骨打起兵伐遼的時候,定了一條規矩。國庫里的公帑只有打仗的時候能用,如果有人違反,不論是誰,都要打二十大棍。阿骨打死后,傳位給吳乞買,吳乞買酒癮發了,實在沒錢,就偷偷拿了公帑買酒喝。事后被發現了,粘罕當朝指出,群臣將皇帝扶下龍椅,打了二十棍子,吳乞買說大臣做的對。”
這個故事聽完,所有人都傻了,還有皇帝偷國庫的錢買酒,事后被打板子的故事?
吳乞買正是現在的金國皇帝,粘罕是金國的大臣,兩國正在開戰,這些對方國家的重要人物,在北宋早就傳開了,而且各種評書演義中,被黑的很慘。
“金國連皇帝都要遵守法度。所以金軍才令行禁止,才所向披靡。我們打個板子,又有什么傷臉面的?”
李慢侯說道。
幸虧這不是一群文人,否則就又該嚷嚷了,什么蠻夷不值得學,什么刑不上大夫,什么不懂尊卑,什么不為尊者諱等等。
而這些粗坯,聽到還有這事,震驚的不行,他們沒跟金軍交戰過,可是最近城里來了一大批跟金軍打過仗的軍隊,而跟金軍打仗,是目前很熱門的話題,所以李慢侯這些士兵和軍官,也都聽過了金軍的兇殘,同時聽到從他們同僚口中第一視覺描繪的金軍形象,金軍確實軍紀森嚴,沖鋒陷陣十分堅決。
漸漸的開始有士兵和軍官發言,主要是質疑這故事的真假,士兵不相信大臣敢打皇帝,皇帝不是天子嗎,怎么還能被人打?軍官主要不信皇帝沒錢喝酒,還要偷國庫。士兵也很疑惑,天下不都是皇帝的嗎,皇帝用國庫的銀子不是應該的嗎?
總之他們各種疑惑,李慢侯保證這故事是真的。還跟他們講了國庫跟私財的區別,即便是大宋天子也不能動國庫的公帑,只是大宋天子動了公帑沒人敢打而已。
其實這個故事李慢侯聽著也很感慨,完顏吳乞買是金國第二任皇帝,他可以接受偷公帑被打板子的規矩,這說明了金國此時從上到下都很有紀律性,最高層的皇帝都還沒開始破壞規則,盡管這只是阿骨打在部落時代定下的規則,但執行的力度,就已經超過了中原王朝的開國之君,這個國家和民族,從一個漁獵部落陡然崛起,不是沒有原因的。
軍官和士兵們都服氣了,李慢侯這才說道“那我們現在議一議,該打多少?”
他問道“喝酒打多少?”
“最少八十板子。”
“那不打死了,打十板子就夠了。”
“我看該八十。五十不能少了。”
“十下就夠了。最多三十,不能太多。”
突然李慢侯發現量刑問題上,又出現了軍官和士兵截然不同的分歧。
這次反倒是軍官要求嚴懲,士兵希望輕罰。道理也很簡單,打板子當然大家都怕,可士兵怕的是板子的痛,軍官呢,哪怕是這些過去也不要臉的軍官,現在又當官,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