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揚州,繼續練兵。
晏孝廣跟他女兒都不往來了,晏貞姑以回家省親的名義,去看他爹的情緒,結果連面都沒見著,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大批地契、房契,甚至還有一家叫做明月的酒樓。這是嫁妝?還是債務?
那個從北方逃回來的統制姚端跟晏孝廣走到了一起,他在李慢侯這里始終得不到重用,于是跟晏孝廣走進,加上他確實有帶兵的能力,晏孝廣委托他幫忙帶兵。
現在的揚州,就形成這兩股對立的政治力量。晏孝廣為首的一批揚州官吏,掌握著揚州的民政,姚端負責訓練、帶領揚州鄉兵。李慢侯則牢牢掌控著子城,雙方有股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不過頭頂上有一個公主府鎮著,晏孝廣想撕破臉也撕不了。
局勢還在敗壞著,金兵南下之后,周邊地區更加混亂。土匪更加猖獗,以前他們也就在鄉村打家劫舍,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攻城略地,金兵橫行無忌,過后不留,這些土匪就跟上去吃金兵的殘羹剩飯。
十二月中旬,金兵打爆了韓世忠部,韓世忠不但打敗了,而且逃走了,不但逃走了,而且逃的很沒尊嚴。他負責鎮守重鎮淮陽,在金兵的進攻下,卻像個草寇一樣逃跑了,金軍緊追不舍,他倉惶而逃,似乎有點康王附體的味道,先從淮陽逃到宿遷,又從宿遷往東逃到沐陽,在沐陽又被擊潰,接著放棄了軍隊,帶著少數心腹倉惶逃到海上,他的后隊統制官李彥先收攏潰兵,往北退到海州,反倒比韓世忠這個主將更加沉著。
李慢侯收到韓世忠的消息后,一開始簡直不敢相信,但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韓世忠也是典型的西軍,只要自己的心腹人馬還在,扔掉一部分雜牌軍根本不在乎。
韓世忠在淮陽被擊潰之后,局勢就出現了崩壞狀態。大多數地方官開始展現出良禽擇木而棲的秉性來,金軍南下楚州,知州朱琳降。金兵過高郵軍,守臣趙士瑗棄城走。這個趙士瑗頗不是東西,他的官兒是搶來的,這幾年官場動蕩,人員任免頻繁,朝廷任命蘇轍之子蘇遲來做高郵軍知軍州事,趙士瑗說他是轉運司舉留的,竟然派人阻攔,不允許蘇遲入境,朝廷竟然無可奈何,只能默認了這件事,將蘇遲打發到江西做官去了,對趙士瑗的懲罰不過是降低品秩二等,繼續讓他當高郵知州。
趙士瑗有這么大膽子,只因他在高郵早就根深蒂固,依仗高郵位于運河沿線,聚斂、搜刮,勾結朋黨,朝廷威望下降,讓他有恃無恐。但金兵一來,他就跑了。他一跑,其他官員也好不到哪里去,判官齊志行出城投降、迎接金軍,金軍入城,大肆劫掠一番而去。韓世忠潰逃之后,手下一個小校李在,聚攏了一批人,探知金軍退走,跑來殺了投降的高郵官員,扣了他們幫金軍搜刮好還沒運走的幾船財物,控制了高郵,搞起了割據。被張浚詔安的水匪薛慶,則在高郵西部的湖泊中建立水寨,人馬越聚越多,也多次攔截金軍押運船只。
地方官不敢抗金就算了,連土匪、亂軍他們也不敢抗。泰州知州曾班,金軍不久前小股部隊抵達,立刻投降,金軍飽掠一番后離開。潰兵宋進糾集了一幫人打來,他也逃。
年前,揚州以北各州縣,就剩下揚州還沒有被金軍劫掠。
李慢侯知道,這一天越來越近,金軍不可能放過揚州這個富庶州縣。
南邊傳來的消息,也不讓人省心,趙構在鎮江幾乎沒有停留,立刻就直奔杭州去了。
帶著一群高官、太監,以及軍紀敗壞的殘兵敗將,一路騷擾地方,如蝗蟲過境,再次給瀕臨崩潰的江南帶來了一波叛亂。
經過江南輾轉還傳過來一些消息,金兵果然已經包圍南京宋城,而且在盜寇肆虐的淮西一帶攻城拔寨,最西打到了潁昌府,守臣孫默被殺。
除此之外,很難有準確的消息傳來,留言倒是很多,有的說皇帝已經被抓到北方去了,有的說皇帝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