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被大宋好漢們搶劫。
但韓世忠確實有劫掠的惡習,他比岳飛貪財的多。秦檜要殺大將的時候,第一個目標并不是岳飛,而是韓世忠。秦檜跟岳飛并沒什么私仇,殺大將的目的,無非是打擊主戰派,是一種立威,趙構支持秦檜殺大將的目的,也是為了樹立皇權的威信,挽救南逃后岌岌可危的趙氏皇權,在沒有比殺一個身經百戰的大將,更能震懾軍閥的事了。但韓世忠不但主動交出兵權,而且跑去趙構身邊痛哭,自愿獻上自己的百萬貫家財,讓趙構不忍心,才沒讓秦檜繼續尋找罪證殺韓世忠。最后秦檜只能選擇罪證很難找的岳飛下手,才有了莫須有的典故。
韓世忠不但貪財,而且很大膽。他手下的軍隊軍紀也不行,搶劫老百姓的事情,并不罕見。甚至韓世忠不久前連地方官都敢搶,從真州逃到沙洲上的地方官向子忞攜帶大量財物,就被韓世忠席卷一空。
因此韓世忠見到金軍劫掠了江南的建康、杭州、蘇州三座最富庶城市留下的財物后,不可能不動心。
張榮就更不用說,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梁山好漢,打家劫舍是他的本行,他的罪證都不值得找,因為他真的搶劫老百姓,搶劫官府,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他拿著李慢侯給的軍餉,都敢攔截李慢侯送給趙立的糧船,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這三人現在湊一塊,眼前堆放著如山一般的財物,沒有發生火并,就已經是隱忍了!
收到消息的李慢侯很快出發前往建康城,帶上了理財專家侯東,他必須趕在三波人馬真的火并之前,處理了這批財富。這筆財富不分清楚,三撥人別說繼續合作抵抗金兵,打起來一點都不意外。
來到建康之后,發現金兵劫掠的財富真的太多,已經燒了很大一部分,可依然有上百間倉庫堆滿了財物。
從岳飛這里了解的情況是,他進城后,秦淮河上數百艘船正在燃燒。所有船都連在一起,讓他救都沒法救。金兵掠奪的財物,之前都裝在三千多艘漕船上。后來因為水戰不利,大量漕船不是被改造成了戰船,就是去搭建浮橋,導致大量財物不得不從漕船上搬入倉庫。
金兵后隊放火的時候不仔細,或者說急于出逃,基層士兵執行不到位,也得利于之前連續下了七八天大雨,金軍對這些財物保管不善,許多倉庫中都進了水,絲綢絹帛被打濕,因此沒有燒著。這些都給岳飛救火帶來了便利,最后將其中近一半物資搶救了出來。
轉了一圈之后,讓侯東和他帶著的一批牙子,給這些貨物估價,竟然還超過一千萬貫!這還是打了個折的,因為大量絹帛不是濕了,就是被煙火污染,不然估價還會更高。
另外岳飛還繳獲了一批軍馬,超過一萬匹,全都是瘦骨嶙峋,甚至都站不起來的戰馬,以及滿地的馬尸和馬骨。顯然臨走之前,金兵屠殺了大量瘦弱甚至生病的戰馬,充作軍糧。倒不是他們缺糧,可能是為了趕制肉食干糧,他們需要長途奔襲逃命,帶不了太多糧食,而且也不喜好吃素。剩下的這些軍馬,不知道是游牧民族實在下不了手全部殺死,還是因為來不及的緣故,總之也是一筆財富。
但是軍馬幾家都不愿意估價,所以也就沒有價值,以目前的馬價,也是上千萬貫財富,當然同樣要打一個折扣,很低的折扣,因為無法判斷這些馬能否調養過來。
估價結束,三方都還認可這個價格。因為這些物資,大多數要交給侯東去變現,哪怕絹帛本身也具有貨幣功能,可不容易帶走,不然金兵也不可能留下。
“現在先談談功勞。”
幾家坐到一起,李慢侯先發言。
“這次呢,奪城之功,岳統制得了。阻截之功呢,韓少保當然是頭功,可張統領出力不小,韓少保該上奏折給他請功。至于我,居中協調,就算不是首功,你們各家的功勞,我也該均沾。都沒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