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執起來才怪!
有一種說法,許多抹黑岳飛的學者,將岳飛在建康打游擊這段經歷,描述為劫掠。
只是劫掠的對象不是老百姓,而是金軍。他們找出一些證據,證明岳飛的不忠。其中包括,岳飛在宜興安家,那段時間正是趙構被金兵追的躲到海上,可岳飛卻在娶新媳婦。
說岳飛在杜充抗敵的時候,帶兵逃跑,導致了上司陳萃的陣亡,讓杜充不得不投降。之后岳飛活動在敵后,打擊金軍的目的是為了搶劫財物和擴編自己的部隊,任由金兵將趙構趕走,縱火焚燒杭州、平江等城池而不顧。
這些抹黑岳飛的言論是真實存在的,有些學者就是比秦檜還要無恥,秦檜甚至都無法用這些行為作為罪證,只能說莫須有,而他們卻信誓旦旦幫秦檜找出了無數條岳飛該殺的證據來,仿佛岳飛是杭州失陷,皇帝逃跑的罪魁禍首。
但是,趙構逃跑,杭州失陷,這些可都是在趙構身邊擁有十萬大軍的情況下發生的,而岳飛當時不過是一個中下級軍官,統兵從未超過萬人。在杜充投降,守軍崩潰的情況下,他能攏住潰兵,不斷騷擾金軍后方,這已經難能可貴,要是所有宋軍都是這樣的不忠之臣,金兵早就被劫掠光了。
岳飛在做低級軍官的時候不忠,總要有一個動機,如果是為了榮華富貴,那么他跟著杜充一起投降是最好的選擇,他的家鄉河南湯陰已經是淪陷區,他的家人生死不明,他投降了金軍,而且是帶著軍隊,最次也能保住職位,何苦苦心在敵后活動?除非他有更大的野心,在統兵不足一萬的時候,就想著有朝一日能發動政變,謀奪皇位。為此不惜拋棄敵占區的家人,然后開始打劫金軍,收攏潰兵,擴編軍隊。但這符合邏輯嗎?
最說的過去的,可能就是岳飛在宜興娶了第二任妻子李娃,時機似乎不太合適,正是皇帝受難的時候,他卻張燈結彩娶媳婦。可岳飛并非好色之人,一生就娶了兩任妻子,一個嫌他窮離異,一個就是李娃。為什么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岳飛亟不可待的要娶一個老婆呢?
當時岳飛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在追在金兵身后打游擊,他的上司杜充投降,此時誰給他發軍餉?是宜興縣令看到周邊都是潰兵,唯有岳飛帶領的軍隊保持軍紀,秋毫無犯。于是主動聯系岳飛,表示宜興的糧食,足夠一萬人吃十年,請求岳飛來宜興平亂。
可是宜興官方憑什么相信岳飛,憑什么不惜代價的給岳飛這只跟隨杜充的人糧草,這時候岳飛選擇把家安在宜興,難道不應該嗎?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岳飛此時確實為軍糧所困,金兵沒敗的時候,就不斷搶劫金軍,此時金軍退走,他繳獲了數不清的金軍財物,怎么可能交給別人?
韓世忠也是如此。黑韓世忠的史料,也將韓世忠在黃天蕩堵截金兀術的行動,視作是韓世忠為了劫財。理由是,當杜充守建康的時候,韓世忠坐鎮鎮江,那時候他不阻擋金兵度過長江,臨陣脫逃跑到浙江。可當皇帝逃到海上,招韓世忠去護駕的時候,韓世忠卻說要攔截金兵退路。
韓世忠的行為看著確實有劫財的跡象,但卻毫無邏輯,因為只求富貴的話,在皇帝危難的時候,韓世忠帶著他的八千水兵去救駕,是最安全,最容易獲取的功勞,張俊就這樣去了,放棄明州,南下臺州迎接皇帝,所以之后張俊一生沒什么大的戰功,卻始終平步青云,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韓世忠為了攔截金兀術,他手下心腹大將孫世詢、嚴永吉戰死于金軍火攻,活活燒死。這些大將,是韓世忠當年在河北反復出擊偷襲金軍小股部隊的時候,就跟著韓世忠的心腹。在平叛苗劉兵變的時候,孫世詢是韓世忠的先鋒,陣前擒住了劉正彥。不惜犧牲先鋒大將的性命,卻被人說成是為了攔路搶劫。
宋軍都是如此攔路搶劫的好漢的話,金兵別說過長江,恐怕得日日驚惶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