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具八牛弩格外喜歡,以前這東西只在東京等大城市的城墻上有,揚州只有一架。但實際上李慢侯發現,這東西設計出來是用于野戰的。帶有四個輪子,可以隨步兵運動。架在城墻上,反而沒什么作用,因為射界的問題,很難對攻到城下的敵人造成傷害。宋軍早期也確實用于野戰,打死遼軍統帥蕭撻凜那次,就是在野外設伏。而且可以射兒臂粗的蹶踏箭,釘在城墻上做攀爬用。可惜中后期的宋軍,失去野戰的勇氣,只能擺到城墻上做樣子。
由于制作困難,而且其中的訣竅,不是真正掌握的工匠,其他人很難摸索出來?,F代人試圖復員這種武器,結果只能做出樣子,卻沒有威力可言。李慢侯是后來招到了一個從南京逃出來的軍監工匠,才得到制作的秘訣,在揚州大肆復制。
宋軍的大型床弩從兩弓到四弓都有,這種三弓床弩就已經足夠給力,四弓的他沒見過,也不覺得有必要制造,因為三弓床弩的操作,就已經讓人頭疼,正規得一百個人同時操作,熟練的弩手至少也得五十個人,戰場上的空間是很寶貴的,不可能派一大批只能打一槍的弩手占據地方。這種床弩也打不了第二槍,因為裝填、瞄準一次至少半個時辰以上,戰爭不會給他從容的開第二發的機會。
經過各種摸索,一個卻月大陣,安排一千步兵,兩架八牛弩,兩千騎兵,三十艘戰船是最合適的。兼顧了靈便和威力。太大,陣法協同會出現問題,太小,難以應付大隊騎兵。
這樣三十艘大戰船在兩翼,火力支援。一千步兵在中央,兩千騎兵在兩翼,沿河前進,對抗五千女真騎兵不是問題。
但由于缺乏騎兵,趙立最多只能裝備一個大卻月陣,對此十分惱火。
“借騎兵?沒必要!趙鎮府似乎善守,不若多守城,我軍善攻堅,自然多野戰!”
李慢侯將他認為合理的分配說了出來,趙立卻不服。
“我麾下三萬精兵,各個都是驍勇豪壯之士,皆能披堅執銳,攻城拔寨!”
趙立是猛人,這種人帶的軍隊,有濃烈的個人氣質,尤其是經歷過戰爭洗禮,已經產生了質變,此時趙立軍的戰斗力,肯定是在岳家軍之上的。甚至可能不輸給后期擁有了張憲、楊再興這些猛將的岳家軍。
李慢侯點點頭“那攻城就有勞趙鎮府了。我軍就負責斷后、阻敵、打援,配合趙鎮府專心攻城可好?”
李慢侯不介意做配角。
趙立哼道“你的騎兵就那么金貴?再借我一千,我就能多組一個大陣了!”
李慢侯搖搖頭“騎兵不寶貴,可是難養活。馬太難伺候了,一匹馬的草料,頂的上五個人。我養了三萬匹軍馬,已經全都換成了好馬,那些川馬甚至都扔到了揚州,租給綱隊去了。你要早說,我給你留三千匹都不在話下。”
趙立眼睛圓瞪,簡直是敗家子,川馬雖然不好,可比淮馬一點都不差。放他這里,完全可以當戰馬用了。可李慢侯竟然租出去了!
一拍桌子“敗家!你要是嫌馬多養不活,賣給我一千匹如何?”
李慢侯想了想道“也不是不行。我在建康分到了五千匹女真馬,那些契丹人是養馬好手,養活了三千匹。我在揚州金軍的南北大營繳獲了一萬匹戰馬,女真馬三千匹,西夏馬兩千匹,契丹馬五千匹。我還有幾千吐蕃馬,幾千川馬用作備馬。卻月大陣重在沖鋒,最好能披上全甲,我可以給你一千可重載的女真馬,你組一千鐵浮屠。分作三隊,組三座大陣,用于攻堅。還可以再給你兩千契丹馬,可用于側翼迂回和追殺殘敵?!?
一千女真戰馬,兩千契丹戰馬,這可是軍國重器了,尤其是以前鐵浮屠,想一想,趙立就坐不住了。
“那真是太感謝李少保了。”
李慢侯擺手“這可是有條件的。得跟趙鎮府商議一下,我想將漣水軍劃入海州。這樣方便我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