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另一方面,他已經(jīng)公開表明他主張和談的態(tài)度,又讓主戰(zhàn)派排斥他。他的主張讓秦檜喜歡,他的行為,讓秦檜頭疼。
李慢侯越來越變成朝中的第三種立場,他堅持以打促和。和談是目的,戰(zhàn)爭是手段。打只是為了談,打的狠,只是為了談出一個更好的結(jié)果。
由于李慢侯心里有一套他自己能夠自洽的邏輯,所以他的立場也很堅定。立場堅定的人,在面對不同立場的對手的時候,往往容易強硬。就像范宗尹,是一個主和派,而且是一個無條件主和的人,看似軟弱,但態(tài)度強硬,為此敢于跟強勢的西軍集團對抗。最后不惜連李慢侯這個短期盟友都撕破臉。
反倒是秦檜,他也主和,但卻沒有堅定的立場,更能跟其他人合作。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秦檜主和,是因為主和能給他帶來政治前途,范宗尹主和,只是因為主和是他的政治立場。一個把和談看做目標,用盡手段去促成和談,一個將和談看做手段,通過和談獲取政治利益。
所以秦檜并沒有一直堅定支持范宗尹,而是在范宗尹強勢的跟皇帝斗爭的時候,選擇站在皇帝一邊,因為最終只有皇帝才能給他政治利益,而不是什么政治見解。
同樣的,秦檜發(fā)現(xiàn)李慢侯主和之后,他就開始拉攏李慢侯。在李慢侯請求分徐州封牛仲的時候,秦檜出了很大的力氣,壓制了陳規(guī)等堅決支持撤藩的官員。他希望他投之以木瓜,李慢侯能報之以瓊瑤。
就在姜滑帶兵縱掠遼東平原的夏季,秦檜派人來海州,希望李慢侯能從遼東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