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之后,山東境內出現一種外松內緊的狀態。
鄉兵解散,有的去務工,有的去種地。還是種地的多一些,無主的土地不多,但荒地很多?;钪耐梁纻兗娌⒘怂懒说耐梁阑蛘呓^戶的土地,開始招人耕種,重新墾荒。
農業是一種間歇性工作,在工業時代收入越來越少,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投入的時間少,因為他不是全日制。所以農民有大量的閑暇,農閑人不能閑,李慢侯允許這些土豪兼并土地,除了得到他們的支持外,還對他們有要求,那就是組織農民繼續訓練,那就是繼續加固他們的莊子,每一座土豪的莊園,都要打造成土堡,至少用堅固的夯土圍筑起來,老百姓的房屋建在這樣的莊子里面。
戰時也只有一個要求,不求他們能出莊打仗,只求他們能夠自保,能夠讓他們不受傷害的同時,給其他莊子預警,點燃狼煙。
去野外打擊敵人的是那些職業士兵,有上戰場,殺敵,戰死的心理預期的職業士兵。他們有專業的訓練,有豐富的經驗,并且以此為生。
此時這些職業士兵們,也沒有閑著。如春之后,防冬警訓解除,屯駐各地的士兵開始集結,進入規模訓練,開始重新演練陣戰。
因為李慢侯準備過河,過的是濟河,也叫濟水,叫北清河。此時也可以被看做黃河。因為黃河決口,一分為三,一部繼續北流,從滑州往北,這是故道。之前的黃河,在北方的土地上,像一個橫臥的s,或者說是兩個大幾字。從西夏往西北,從陜西、山西邊境筆直南下,到了潼關以東地區又東折,到了滑州又往北。
可現在,從滑州一路往北,還有一路往東注入了梁山泊,又從梁山泊流入濟水,從濟水水道出海;還有一路南下,奪泗水入淮,從淮河水道入海。
一條黃河一分為三,李慢侯已經控制了濟水以南,過河就算河北。這可不完全是后世的河北省,算是河北省的東半部。北流黃河和濟水,一東一西,將河北東部切除了一塊三角形地帶。三角形的最北端,就是后世的天津,北流黃河從哪里入海,三角形的底邊,就是山東的濟水,三角形的另一條邊是黃河,第三條邊就是海岸線。
李慢侯的目的,就是收復北流黃河以東直到大海的土地,這在北宋叫做河北東路。
他擔心的是,要控制的黃河河道超過千里,以他的力量,根本控制不過來。而且越往北,越靠近女真人的腹地,女真人不容易從遼東調集力量攻打山東,但攻打天津還是能做到的??刂泣S河之后,意味著以后每年更容易遭到女真人的大規模反擊。
思路其實已經有了,就是在山東摸索出來的,沿河大量駐扎水寨,腹地進行保甲化,每年進行防冬。山東的情況李慢侯已經了解,河北的情況大致差不多,而且可能更糟。這里的人口凋敝的更厲害,經歷過女真人整州縣的掠奪人口,長期的反復拉鋸。到現在依然有大量義兵活動,這意味著這里的生產秩序還沒有恢復,依然有人在女真人的統治下活不下去。
李慢侯要對付的,倒也不是義兵活動的太行山、五馬山一帶,而是劉豫控制的河北東路,丟失了開封,劉豫政權依然沒有被滅掉。劉豫殘部退到大名府繼續統治著陜西和河北東路兩塊已經被女真人控制的河北完全隔開的區域。
李慢侯的目的正是大名府,但大名府絕不是他一個人的目標,趙立也盯上了這里。趙立已經重返開封,在經歷了跟吳階不愉快的合作之后,他的目標再次轉向從河南北伐。
李慢侯對此是歡迎的,因為他一個人的力量,還不足以完全控制河北東路。他的控制,是要牢牢掌控,不讓敵人能打過來,出現反復拉鋸的控制。而不是收復了城池,回頭又丟了城池,接著再奪回城池,看著一次次立功,卻勞而無功。
有趙立加入,李慢侯才決定進行北伐,否則他可能還會再等一年。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