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那邊已經(jīng)看到了趙立的旗幟,顯然他也已經(jīng)掃蕩了黃河北岸的反抗力量,他遇到的反抗應該強烈一些,因為那里是金國境內(nèi),大量女真謀克散居在漢人中間。
河對岸有趙立,金軍來救援,要先過趙立那關。當然不能全靠趙立,此次北伐,可不是兩個藩鎮(zhèn)的行動,而是朝廷的北伐大計。
韓世忠也出擊了,金軍相州磁州一路;王德、麗瓊,一路進攻潼關,一路北伐中原,進攻懷州、澤州。
按道理,應該是韓世忠和麗瓊正面應對女真重兵集團,這兩部也擁有足夠強大的兵力,韓世忠部四萬人馬,麗瓊部也有兩萬。女真主力還在陜西,王德只要把他們堵在潼關以內(nèi),河北地面上,就不會有太多女真精銳,一些散居漢人村落之間的女真謀克,集中起來都需要時間,而且這些女真人并不精銳。
韓世忠部的旗號是要收復趙氏陵寢所在,是要打到保州、定州的,可實際上能拿下相州就滿足了。王德所部,要求更低,只是在河北為洛陽建立安全屏障,將戰(zhàn)線推進到太行山、王屋山一線。
如此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朝廷不可能在杭州遙控,在趙構(gòu)不愿意北上開封的情況下,往開封派來一個大員坐鎮(zhèn),呂頤浩再次被啟用,在開封開都督府,都督京東西、河南北諸軍事,全權(quán)負責北伐事務。
名義上,李慢侯也歸呂頤浩節(jié)制。
呂頤浩當然不能專美于前,張浚在川陜同時發(fā)動北伐,朝廷有了五千萬經(jīng)費,是可以雄起一下的。
韓世忠部情況不明,李慢侯和趙立圍攻大名府的行動,卻遭到了頑強的阻擊。
劉豫大概將自己手里能用的兵力都屯集在了大名府,兵力不清楚,總之城墻上看不出任何漏洞,該有人的地方都有人。
大名府東西都有河流,東邊是黃河一條北流故道,由于淤積,北流黃河已經(jīng)轉(zhuǎn)到大名府西邊幾里外的地方去了,但這條淤積的故道里依然有水,關鍵是很寬闊,被劉豫疏通,當成了大名府城的護城河,西邊則是一條運轉(zhuǎn)良好的官河,叫做永濟渠,是宋朝挖通的御河運河河道,也被劉豫作為護城河再用。因此只有南北方便進攻,李慢侯攻北城,趙立攻南城。
兩人輪流進攻,三天一換,竟然攻了一個月都沒攻下來。
而且城上出現(xiàn)了大量女真士兵的身影。讓人摸不清劉豫的兵力。
從八月打到九月,天氣都轉(zhuǎn)涼了,卻毫無進展,傷亡倒也不大,李慢侯傷亡一千多人,趙立傷亡不到兩千,戰(zhàn)死的都在數(shù)百人。這樣的傷亡是可以承受的,但時間卻浪費不起。
這種情況也是預料到的,一旦強攻不下,唯有長圍。沒什么可說的,挖土筑圍。圍他一個秋冬,來年怎么也斷糧了,打死李慢侯也不相信劉豫的部下可以為了劉豫人吃人的守城。
就在二人打算長圍的時候,韓世忠卻派人來傳信,他撤軍了。因為遭受了女真人數(shù)十萬大軍的猛攻,堅持不住,只能撤軍。
數(shù)十萬李慢侯是不相信的,趙立也不信。只能是韓世忠謊報軍情,但韓世忠撤退,肯定是戰(zhàn)敗了。韓世忠部四萬多人,兵強馬壯。韓世忠也不是無膽之人,他雖然也被打爆過,可潰敗之后,還能重拾信心和勇氣的人不多,韓世忠做到了。
“大王。撤兵吧!”
李慢侯嘆息一聲,沒打下大名府,就要無功而返,確實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結(jié)局。他最不喜歡這種拉鋸。
趙立卻很不甘心“韓郡公明明是謊報軍情,如何能有數(shù)十萬女真人?”
李慢侯道“數(shù)十萬自然不會有。幾萬人還是有可能的,我猜測陜西的女真主力迂回過來了。”
趙立哼道“王德沒有看住潼關?”
李慢侯道“未必是走潼關。黃河兩岸都在女真人手中,他們多是騎兵,走內(nèi)線,不需要攜帶糧草,處處都是通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