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啊。都是我害了你呀!”
趴在趙立的棺材上,李慢侯哭的震天響地。
他愧疚到了極點。
趙立其實是他害死的。
他自以為聰明,跟粘罕在聊城一帶糾纏,探馬總能傳回粘罕在城墻上查看的情報,聊城也始終有粘罕的帥旗。
粘罕確實在聊城,可金軍的主力卻被兀術帶走了,帶去了大名府,跟趙立打了一仗。
要是他跟趙立一樣戰斗,大早壓上兵力,跟粘罕決戰,粘罕哪里有機會調動兀術去馳援大名府。
“李國公節哀。家父死的其所,馬革裹尸,得償所愿。”
一個紅著眼的男子對李慢侯說道。
這是趙立的干兒子,叫做王佾。是徐州知州王復的小兒子,王復跟趙立守徐州的時候,城破后王復一家被殺,王復和大兒子王倚都死了,只有小兒子王佾不在徐州,逃過一劫。趙立的家人也都死了,后來在徐州娶了一個讀書人家的女兒,天天帶在身邊幫他都軍報。這幾年生了一個女兒,今年才三歲。再無其他子嗣,趙立當了王爺后,將王佾接到身邊,收做干兒子。
這個王佾今年也二十多歲了,幾年前他父親王復戰死后,朝廷給了他一個官身。在樞密院做低級的辦事官吏計議官,品級是正八品。因為跟藍公佐交好,藍公佐又是范宗尹黨羽,范宗尹提拔王佾做宗正寺承,為五品官。范宗尹倒臺后,受到牽連,被御史彈劾罷官。被趙立接到身邊,這兩年一直跟著趙立。
“你義父是我害死的啊。是我擁兵不前,畏敵怯戰,讓你爹慘死的啊!”
李慢侯真的非常愧疚。他上了粘罕的大當。
自以為自己聰明,跟粘罕這種打了一輩子仗的老狐貍斗心眼,結果釀成這樣的惡果。
李慢侯說的王佾都不知道怎么勸了。
“李國公請節哀。王爺有遺言相贈!”
一個婦人的聲音響起。
李慢侯現在是國公了,之前是東海郡公,海州古稱東海郡。因為防冬期間,殺敵巨萬,敘功升國公,封號莒國公。莒國就在密州的莒縣,是一個小國,也算是一種限制,皇帝的兒子輕易就能封一些大國的王,比如趙王、晉王等,外姓封一個國公,往往也只能選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國,比如韓世忠是英國公,他的英國甚至都找不到地方。
這時候一個披麻戴孝的婦人走了過來,她是趙立在楚州的續弦。
李慢侯這才喘氣收住了眼淚,跟婦人走到陳留王府的偏廳。
“請問王妃,大王有什么話留給我。”
李慢侯問道。
婦人道“王爺說要你北伐。一定要拿下大名府!只有你能打下大名府。”
“還有嗎?”
李慢侯追問。
婦人搖搖頭。
兩人再次走出來,李慢侯這回不哭了,給趙立酹了一杯酒。
“大王放心。我一定拿下大名府!在大名府為大王設祭!”
說完也不留了,立刻告辭,說有軍務要忙。
李慢侯離開王府。
送到門口的王佾不由得疑惑“義父有遺言?”
他只記得趙立抬回軍營的時候,已經說不出話了。
婦人搖搖頭“你義父是一個英雄。李國公也是!”
這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只可惜年紀輕輕就要守寡了,還拉扯著一個三歲的女娃娃。
王佾也有的要忙,趙立一死,軍心就散了。
趙家軍是個人風格強烈的軍隊,以徐州和楚州士卒為主。趙立炙熱的性格,就是他們的軍魂,趙立一死,魂就沒有了。就好像岳飛一死,岳家軍也就散了一樣。
軍中派系林立,朝廷之前還不斷猜忌,現在好了,人心散了。一大幫子楚州士兵嚷著要回家,楚州將領萬五、石琦、蔚亨根本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