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王。從哪里談起?”
談判再次開始了。
但呂頤浩的態度依然冷淡。
“條目我已經上疏,既然你沒看過,我在給你一份。”
李慢侯早有準備,將他給朝廷的上疏抄錄了十幾份,給當場文官一人一份。
“主要談的是藩政、藩財、藩軍三條。呂大都督想先談哪一條?”
呂頤浩道“先談談藩軍吧。藩軍該如何由朝廷調用?”
呂頤浩最在意兵權,不知道公主怎么跟他溝通的,上來就先談這個。
李慢侯點頭“藩軍歸朝廷調用當然是可以的,所以才要談。不是我一家跟你談,諸位藩府都可以談談。呂大都督不防先說說朝廷的打算!”
呂頤浩道“朝廷當然是要全權調用藩兵的。朝廷當派猛將掌藩兵。”
李慢侯搖頭“我不同意。其他人同意嗎?”
其他人也都搖頭。
呂頤浩冷笑“本都就知道不行。”
李慢侯道“你知道不行,就說個行的。”
呂頤浩道“朝廷不能掌藩兵,如何用藩兵?”
李慢侯道“如何不能用?我此次北伐,難道不算朝廷用兵?功勞還分到你呂大都督頭上了呢!”
眾藩鎮代表都笑了。
呂頤浩面色通紅“名實不副,本都愧領軍功,回頭自會上疏請罪。”
李慢侯道“倒也不算名實不副。你節制諸鎮,我也按你部署出兵。你有功,也不假。這不算朝廷用藩鎮之兵?”
呂頤浩哼道“若都像郡王這樣識大體,那也就不用談了。敢問其他諸藩,誰愿意聽本都軍令揮軍北上?”
林永的代表十方說話了“我等藩府,皆忠于朝廷。奈何朝廷嫉我,不許藩兵越境。”
呂頤浩激將“那好。回頭本都請奏朝廷,調蘄春藩北伐,如何?”
十方笑道“北伐未嘗不可。只是兵馬調動,靡費萬千。這糧草該如何支應?”
呂頤浩道“當然是藩財養藩兵。”
十方搖頭“藩財養藩兵尚且虧空,用藩兵如何能足。”
這是要錢了,呂頤浩現在能借到錢,倒不是很在乎。
“若朝廷出錢,藩鎮肯出兵?”
十方道“朝廷出錢。藩鎮才能出兵。不過功勞又該怎么算?藩鎮立功,該如何封賞?拓土還是封爵?”
呂道“朝廷封賞,自有法度。”
十道“朝廷封賞,對藩鎮卻無用。藩鎮位卑而權重,不求封賞。”
藩鎮是土皇帝,關起門來比皇帝差不了多少,因此朝廷的封賞,對他們激勵不大。
呂哼道“江藩、東藩,已有半壁江山,難道還要拓地?”
十道“能拓地自然最好,若不能。也該有其他封賞,不然不足以激勵藩鎮之心。”
呂道“好。藩鎮想要什么。拓地萬萬不能?”
十道“儒士慕名,武人好利,古來皆然。既然不能拓土,有財帛也能動人心。”
呂道“給錢你們就出兵?”
十道“沒這么簡單。如果朝廷抽空藩鎮之兵,又強襲藩鎮,我等豈不坐陷死地?”
呂怒道“爾等竟敢不信朝廷?”
李慢侯接過話“信不信,不是敢不敢能服眾的。凌之以威,難服人心。如果都不敢不信朝廷,哪有今日之會?呂大都督說點實在的吧。朝廷如果不能讓藩鎮信服,莫說不能動藩鎮之兵,怕還要防藩鎮作亂。”
“你?”
呂頤浩站起來直指李慢侯。
李慢侯看著他道“我什么?你敢這么指我,是因為你背后有朝廷,你用朝廷的威勢,卻不顧朝廷的安危。我有海船一千,沒船運兵三百,十日內可送三十萬大軍南下明州。我若要反,皇帝往哪里逃?”
“放肆。放肆!亂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