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穿點點頭“那不跟軍規一樣?”
李慢侯笑道“一樣,也不一樣。條子我寫好了,你們拿回去,給幕僚看看。有意見隨時提。等姜滑、范溫回來。我們在定!”
各家其實意見都不大,就是一份盟約,各藩鎮簽字,授命建立一個共同的機構,叫做東藩府。其實就是一個小朝廷,各家藩鎮的藩官,都由東藩府派遣,東藩司負責科舉、征稅、調撥、征兵、練兵等所有軍政、民政。
各家藩鎮的職務,也都由東藩府來安排,比如牛仲為東藩府總練兵使,下轄練馬兵使、練步兵使,以及大量屬官,組成一個練兵司;練兵司可不光練新兵,一旦停戰,前線軍隊后移修整,也歸練兵司管。前線軍官,反而是一個臨時差遣。
練兵司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戰和期間軍隊的戰斗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削弱前線軍官兵權的作用,他們領令出征,回令還軍。軍隊都是東藩府的軍隊,不是誰家的私兵。
李慢侯不知道,他這種藩鎮同盟性質的條約,后來會吸引其他藩鎮加入。甚至最后也被朝廷模仿,成為藩鎮自保和朝廷削藩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此時李慢侯只是想著,讓各藩擰成一股繩,別真的起內訌。人都有弱點,秦檜這種人的強項就是算計人心,他總能找到藩鎮們的弱點一一下手挑撥離間,最終讓藩鎮集團起內訌。
李慢侯給條目起的名字是《東藩盟約》。
其中除了明確組建統一的機構東藩府之外,還保證各家的利益,規定在各家藩地內,給各家保留十萬畝藩田,不征稅,但不能變賣,由藩府統一管理,招租養藩,租子統一撥付給藩鎮家族的族長。各藩還可以擁有私兵,兵額一千,東藩府負責發放軍餉,但軍官可以由藩鎮任命,有些類似公主府的護軍。各藩鎮在朝廷里領取的俸祿,東藩府不管,東藩府另有一份俸祿,數額不得比朝廷的官俸低。
不用想,這樣的盟約傳出去后,朝廷言官必然大肆彈劾,認為東海藩這是肆意侵吞其他藩鎮,甚至有人要求朝廷廢除東海藩。
秦檜這時候拿回去了移鎮東海藩的談判成果,才壓下了這些激烈的聲音,因為他們看到,這一移藩,等于收回了東海藩控制的上百萬人口,占整個東藩人口的三分之一。而燕云十六州殘破的,有沒有三十萬人都很難說。
當然也有不理智的言官彈劾,說燕云之地是祖宗之地,太祖太宗一直想要收復,如今卻交到藩鎮手中,對不起祖宗云云。這樣的言官,趙構直接就給免了,永不敘用。趙構說,藩鎮也是朝廷的藩鎮,宗族之地封給藩鎮,就如同在朝廷手中一樣。
這些風波只是插曲,李慢侯答應了移藩,但現在還無法成行,因為燕京還在別人手里呢。
他不打算跟韓常在燕京死戰,燕京也不值得拿人命換。那座城里幾乎只有軍人,兩萬女真、漢兒軍和他們的家屬,總計四五萬人。真正的老百姓,除了一些隨軍的工匠外,沒有其他。
因為這里不但屢經戰火,女真人的統治也很殘暴。
粘罕坐鎮燕云,征發無度。雖然粘罕的統治非常穩固,可并不意味著社會安定。粘罕統治的穩定,靠的是強大的軍隊和嚴酷的法度。
女真人崛起于山林,法律規矩都很簡單,但也易行。嚴重的罪行,殺人剽竊,規定用錘子剖其腦而至之死,家人為奴。親人可以給贖身。除了這種殺人罪之外,其他則是輕罪用柳條鞭打,重罪罰財物。
粘罕用這些刑罰來對付那些地方官,讓他們征發民夫,征收財物。縣令饋餉失期,鞭一百。對女真人來說,這是理所應當的,他們的皇帝動公庫買酒,都還要被粘罕打呢,更何況小小的縣令、知州。但這對那些文官出身的遼宋官僚卻難以接受,他們早都習慣了刑不上大夫的原則。因此文官們被粘罕抽打了,往往羞恥的不敢出門。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