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剛到十月,河面冰封,李慢侯開始將重要精力投入到防冬上來。
冰封的河面,是長圍唯一的缺口,盡管可以用弩箭封鎖河面,可敵人從這里強突,總能沖出去一些。
李慢侯的做法是用填土的沙袋堵住河面,但這工作必須在冰面堅固到可以承重的時候,還沒到那個時候,燕京城門就打開了。
地獄里的人爬出來了,勝利者是燕云漢軍。
其實九月的時候,他們已經吃光了戰馬,然后開始吃人。先吃仆從,接著吃工匠,最后吃傷病。傷兵也吃完的時候,他們開始互相殺戮。
韓常封閉了自己的官邸,他無法在女真人和漢兒之間表明立場,因此廝殺是盲目的,混亂的。等到第三次大規模屠殺發生之后,韓常請重要的女真軍官到他府里商談,似乎站在了女真人一邊。結果是韓常跟女真高層,全都被一把火給燒死了。
女真部隊群龍無首,漢兒軍卻團結在一個叫王伯龍的猛將身邊,論戰功和勇武,這個王伯龍甚至比韓常更優秀。早在阿骨打攻臨潢府的時候,王伯龍就已經是世襲猛安了,他本是遼東大盜,阿骨打擊潰遼東契丹人后,他帶著兩萬多人投靠,封了個世襲猛安。接著干起了押運糧草的輔助工作,但他的挽夫都是披甲的,女真人搶了契丹人的軍械庫,很是富余。押運糧草的路上,他的一千五百披甲民夫,遭遇了五千遼兵,王伯龍帥兵猛攻,擊敗遼兵,奪取戰馬五百。
從此王伯龍翻身成為軍事將領,開始攻城略地,一路跟阿骨打打了無數勝仗。
可惜韓常雖然沒有他資歷老,也沒有他能打仗,但韓常跟著兀術敗于黃天蕩,敗于仙人關,是兀術信任的心腹。于是韓常為燕京都統,王伯龍只是一個馬兵都統,受人節制。
王伯龍聲稱,韓常跟女真人密謀,結果被他發現,帶人將他們與女真人都燒死在韓府。然后摔眾殺光了女真人。
李慢侯根本不信,假如韓常真的死了,更像是韓常配合漢兒軍演的詭計,為了讓女真人信服,韓常連自己都一塊讓人燒死。假如韓常沒死,這就是王伯龍的詭計。因此李慢侯不接受投降,而是讓王伯龍部現將一個個被殺的女真人尸體拖出來,他需要驗看。
王伯龍還真的將所有女真人的尸體拉了出來,其中不少都不齊全,顯然成了食物。
李慢侯還是不放心,他很難相信王伯龍這樣的人會投降,他的家眷都在遼東。而且王伯龍的名字李慢侯可聽過不少,他擊敗過韓世忠、岳飛等,因為打的韓世忠棄軍而走的就是他,打的岳飛撤離泰州的也是他。雖然都是韓世忠和岳飛沒有強大起來時候打的,但也是難得的戰績。
問王伯龍為什么要投降,王伯龍說他沒想過投降,他是奉命行事。奉誰的命?
撻懶!
李慢侯恍然大悟,王伯龍南下淮東,這一路的主帥可是撻懶,王伯龍原來是撻懶的人!
可是王伯龍被困燕京,他怎么能接收到撻懶的命令?假如撻懶早就料到李慢侯會圍而不攻,這種智力,李慢侯不相信是人類有的。
直接問,直接答。
原來是信鴿,撻懶飛鴿傳書,告知王伯龍他已經在遼東立足,要求王伯龍想辦法除掉韓常等人。
王伯龍接受了這個命令,因為對他很有利,他是遼東巨寇出身,家人也都在遼陽,而撻懶現在控制了遼陽,他去投撻懶百利而無一害。
李慢侯明白了,撻懶急需要增強實力,顯然王伯龍這種人和這種人帶的兵,會對他有很大的幫助。
只是李慢侯圍了一年燕京城,最后卻給撻懶做了嫁衣,撻懶讓王伯龍兵變之后,肯定會跟李慢侯聯系,沒準使者現在已經到了山東。
果然王伯龍宣布屠光了女真人的當天下午,撻懶的使者就從登州快馬趕到了燕京。
李慢侯并沒有解除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