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岳飛跟對付韓世忠的手段差不多,都是羅織罪名,讓部下告狀。
但在對付韓世忠的時候,他們很容易搜集出了一些鐵證,比如韓世忠貪墨巨額軍費。可在岳飛這里,他們發現賬目清晰,岳飛的私財和公財分的清清楚楚,非但沒有貪墨過軍費,反而大量往里貼錢。
韓世忠老婆無數,而且還喜歡獵奇,動輒調戲部下的妻妾,甚至為此和呼延通翻臉。但岳飛不好色,只有一個妻子,吳階送的川女還被他退回去了。最關鍵的是,岳飛軍中似乎有一種精神,秦檜在岳飛軍中找不到一個叛徒,連險些被岳飛斬首的王貴,都不肯出面冤枉岳飛謀反,張憲這種人更是打死都不說岳飛一個壞話。
岳飛軍也沒有像韓家軍那樣,韓世忠一不在,立刻就散漫下來,而是規矩森嚴,軍紀井然。
這一切讓秦檜和趙構感覺到的,不是因為國家有這樣的軍隊而欣慰,而是感到了一股深深的危險。岳飛給岳家軍注入了一種精神,這可能是現代之前,最有民族精神的一支軍隊。可他讓皇帝和宰相這樣的茍且者感到不安。
“難道不殺岳飛他們就真的睡不著覺?當權者陰險到這種程度,還有必要效忠嗎?”
李慢侯反思道。
他不救岳飛,就沒人救岳飛。韓世忠自身難保,張俊已經投了秦檜。能為岳飛說話的,幾乎沒有人了。而岳飛也做不出韓世忠那種不顧一切的求生行為,不會跑去趙構面前哀求,更不會阿諛奉承秦檜。
在面對羅織他罪名的主和派文官集團時,他反而負氣辭職,去給他母親守孝去了。
有傳言說,趙構在殺不殺岳飛這件事上很猶豫,這有可能,因為殺一個不該殺的人,誰都會有心理準備。秦檜跟趙構說了一件事,說宋太祖趙匡胤和岳飛掌握軍權的時候,都是三十二歲。
這件事真假難辨,但擔心武將造反,肯定是趙構的心結。他是經歷過苗劉兵變的,從那時候開始,讓他對軍隊產生信任,基本不可能了。他對武將集團,只會比他的祖宗更加的不信任。
但一定要殺岳飛嗎?
這個問題李慢侯弄不明白,往后一千年的人都弄不明白,哪怕杯酒釋兵權呢,像對待韓世忠、張俊那樣,給岳飛一個富貴,難道不行嗎?
殺人僅僅是秦檜想立威,趙構想除患嗎?無法解釋!因為只要岳飛放下兵權,岳飛部能夠整編,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而岳飛的整編,其實沒那么難。歷史上,二十年后女真人再次南下,當時趙構再次想逃跑,可是被楊沂中等人勸住了,派去抗敵的軍隊中,唯有岳飛部還保持了戰斗力和紀律性,其他軍隊無不腐化了。
殺了岳飛,岳飛部不會造反,這是秦檜和趙構確信的事情,也正是因為確信這一點,他們才敢殺岳飛,真像劉光世那樣,罷了劉光世的官,劉家軍馬上就嘩變,不管趙構敢不敢,秦檜是絕對不會冒這個政治風險的,他不是張浚,不會不顧一切。
“他們擔心的是岳家軍的精神!”
李慢侯只能這么想了,因為趙構和秦檜發現,無論他們怎么做,都無法清除岳飛留給部隊的精神,岳家軍的士兵,不管分成幾部,他們都崇拜岳飛,大多數將領都不愿意為了榮華富貴構陷岳飛,這讓他們太恐懼了。唯有殺了岳飛,才能讓這些部下忘記岳飛,否則岳飛一招手,這些部隊一定會再次匯聚在岳飛麾下。
看到岳飛下獄后,形勢越來越嚴峻,萬俟卨這樣的打手開始彈劾岳飛,而王貴也終于出面承認岳飛曾說過一些不敬的話,比如說他跟太祖皇帝一樣,都是年紀輕輕掌握兵權。
李慢侯確信皇帝和秦檜殺岳飛的心態后,他就不愿意坐等了。
晏孝廣父子被罷官后,李慢侯開始通過公主的私人渠道影響皇帝,希望皇帝看在岳飛的功勞上,能赦免岳飛,給個無權的高位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