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鹽業。但錢票,則是跟銅錢掛鉤,這可是關于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林永的心腹十方先生打著百姓的名義討價還價,最終李慢侯承諾,每年給他十萬貫水火錢,換取林永支持在他境內流通錢票,并且接受用錢票納稅。
雖然林永肯定第一時間將錢票兌換成銅錢存起來,可藩鎮官府接受錢票納稅本身,就給錢票注入了政府信用。
給林永十萬貫,換取在通泰舒蘄四州流通錢票,給徐明一萬貫就足以讓他支持在滁州、濠州流通錢票了,畢竟他的藩鎮太窮,不產鹽,不沿江,還都是山地。給田平兩萬貫,換他支持在光州、黃州流通,黃州雖然富庶,可光州太殘破。
李慢侯答應給開封留守晏湲每年一百萬貫,來換取晏湲支持在朝廷控制區流通錢票,朝廷控制區才是最富庶的。因為有揚州這個大都市存在,甚至可以說,揚州一地,就能超過林永勢力總和。因為揚州還是個金融中心,注定這里流通的資金量,可能占據整個江北地區的很大一部分,整個江北的金融,都可能要通過這里來周轉。
整個江北的金融極其混亂,民間自發流通的,還是糧票和鹽票。可并行的還有銅錢,銀票,錢引,以及朝廷強推的鐵錢。復雜的金融體系,已經嚴重影響這里的經濟。普通百姓可能感受不明顯,各地使用習慣不同,殘破的京西鐵錢大量使用,但在揚州體現的就很明顯,這里誕生了大量錢鋪,專門兌換各種性質的錢票,供各地貿易商人兌換。兌換是有費用的,這筆費用,就是貨幣不統一帶來的社會成本。
看看一個個錢莊占據著揚州最繁華的中心地段,就知道這種社會成本有多高昂。
用銅錢和錢票取代糧票、鹽票,是一直以來的計劃,可惜始終無法完成,因為銅價太高,誰都鑄造不起夠用的銅錢。日本銅的流入,給了李慢侯巨大的信心。他每年用日本銅鑄造個十萬貫銅錢沒有問題。以十萬貫銅錢作為保證金,印刷一百萬錢票,也沒問題。這就足夠用銅錢來統一混亂的貨幣!
晏湲支持統一貨幣,他上任之后,立刻上奏朝廷,在江北停罷錢引、鐵錢。上奏只是一個形式,他有權獨斷。這是李慢侯給他爭取來的,雖然談判的秦檜,已經給趙構背了黑鍋,在臨安被處以絞刑,家屬全流放海南。可白紙黑字的條約,朝廷不敢不認。
停罷錢引、鐵錢之后,短期內,朝廷控制區出現了通貨緊縮,各種物價下跌,而且跌跌不休,市面上錢緊的厲害,借貸利率攀升到一厘以上。
但晏湲對改革的態度非常堅決,已經提前要了一百萬貫水火錢票注入市場,緩解了一下錢緊現象。用這筆提前預支的水火錢,他收繳了大量鐵錢、錢引。但還遠遠不足,因為他打算今年就要廢除鹽票,要求李慢侯至少增印三百萬貫錢票,用于取代鹽票。
李慢侯卻不敢這么急,他擔心手里的保證金不足,無法保證各地的錢票兌換,影響錢票信用。他打算逐步取代鹽票。換鹽票他不反對,這相當于印錢套購食鹽,因為鹽票是有大量官鹽場食鹽保證,可是套取食鹽,這筆食鹽流入市場,導致鹽價大跌,收回的資金,肯定無法換到足夠的銅錢,錢票跟銅錢等值,李慢侯其實就做了虧本買賣。當然不會上晏湲這個惡當。
告訴晏湲說,他每年增發一百萬貫,用三年時間替換到期的鹽票,反正鹽票的期限是三年,用三年時間取代,不會太吃虧。
錢票發行、貨幣統一,去年李慢侯南下的混亂逐漸平息,江北經濟再次進入恢復階段。
除了草原不太安穩之外,連東北的女真人都老實下來。
李慢侯最終選擇了在咸平府以北,兀術放棄的韓州駐扎軍隊,沒有在咸平府,撻懶自然滿意,而且隔開了他跟兀術的接觸,讓他可以更安穩的休養生息。
兀術不但沒有繼續打擊撻懶,反而在上京發動了一場政變。屠殺了上萬女真權